第264章 敬者存其心而不忽 一者纯乎理而无杂(三)

嘉靖五年六月二十一日

此箴文开篇便点明人心具有普遍性,强调践行道德需以敬和一为首要任务。

接着,文中从君主治理国家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敬与不敬、纯与不纯所产生的截然不同的后果,警示君主应敬畏上天、勤勉为民。

随后详细阐释了敬和一的具体内涵,包括去除怠荒、秉持天理、言行一致、清心寡欲等诸多方面。

还提及君主应研读圣贤经典,选拔忠贞的辅弼之臣。最后,期望上至公侯卿大夫,下至普通士庶,都能遵循此箴文,坚守敬和一的原则,以保自身禄位与平安。

明世宗朱厚熜撰写此箴文,满怀渴望成为圣贤君主的诚挚心意,祈愿能如商汤子孙那般贤明,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与繁荣昌盛 。

中午时分,阳光透过斑驳的枝叶,洒下一地碎金。众人步出敬一亭,抬眼望去,杏坛的倩影便直直撞入眼帘。

府文庙杏坛,宛如一位遗世独立的佳人,静静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这是一座十字重檐歇山顶方亭式建筑,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古人的匠心独运。

亭子四周环绕着回廊,像是给杏坛披上了一层轻柔的纱衣。它稳稳地建在有双层汉白玉石栏的月台上,汉白玉的石栏洁白如雪,温润细腻,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再看那亭子的造型,重檐错落有致,各檐翘角高高扬起,似欲展翅高飞的大鸟,气势非凡。微风拂过,檐角的风铃摇曳作响,清脆悦耳的铃声在空气中悠悠回荡,为这庄重的建筑增添了几分灵动与俏皮。

杏坛其造型之美、规格之高,堪称为一绝,令人不禁驻足凝望,沉醉其中。

正是:敬以修身,常存敬畏之心,于事于物皆专注,行止之间彰敬意,细微之处不疏忽,守正笃实求致远;一为明志,独守纯粹之理,所思所行俱守真,言谈之际显纯诚,纷扰当前无杂念,抱朴归真可超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