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因材施教,用智慧与耐心点燃每一个学子心中的希望之火,培养出三千弟子、七十二贤才,将知识的火种播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开启了平民教育的先河,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孔子集夏商周三代文化之大成,融会贯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
这一体系不仅是对前代文化的总结,更是为后世两千多年的思想发展和道德传承开辟了先河,后世尊称他为“万世师表,千古一人”。
毫不夸张地说,有孔子,才有了延续至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有中国文化,才有了代代传承、独具风骨的中国人。
正是:仁爱礼义融血脉,忠信孝悌作准则;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
啸风站在孔子像前,久久伫立,心中对这位先圣的敬仰之情愈发浓烈。
啸风怀着满心的期待与敬仰,抬脚拾级而上,前往那座矗立在月台上的尊经阁。
这月台足足有两米之高,仿佛是历史特意为尊经阁搭建的神圣基座,让其更显庄重肃穆,超凡脱俗。
眼前的尊经阁是一座极具特色的明三暗二、十字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整体总高度达20.16米 ,直插云霄,气势恢宏。
啸风站在台阶上,目光被那精美的飞檐翘角紧紧吸引。檐角高高翘起,恰似展翅欲飞的大鹏,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线条流畅而灵动,给这座古朴的建筑增添了几分飘逸与灵动之美。
抬眼望向二层楼阁,只见上面高悬着一块匾额,上书“尊经阁”三个大字,仿佛在诉说着这座楼阁的不凡使命——尊奉经典,传承文化。
正是:怀思忆古,带几分雅兴访古探乐,欣然举步,踏入庄严文庙,于碑刻经籍间,探寻仁道幽微奥理;崇圣仰贤,抱一片赤诚崇文尚礼,静气敛神,聆听悠远儒音,在字句篇章中,领悟德心深邃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