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弁借南朝时印度僧人达摩祖师与南朝梁武帝萧衍关于‘功德’的进言,来阐述佛教‘应世’的观点。”老者说道。
“这个故事我知道。”梦瑶接过话茬,“梁武帝派遣使者,将达摩祖师迎接到京城建康,也就是如今的南京。梁武帝向祖师请教佛法,他们之间有这样一段对话:梁武帝问,‘朕自登九五之尊以来,度化众人、建造寺庙、抄写经文、塑造佛像,这有何功德呢?’达摩祖师回答说:‘无功德。’”
“达摩祖师的意思,就是说盖寺庙、造佛像、抄经文,这些都不算有功德,对吧?”宇辰问道。
“没错。”梦瑶肯定地回答。
“为什么这么说呢?”宇辰继续追问。
“梁武帝当时也满心疑惑。”老者接着讲述,“梁武帝便问:‘为何无功德呢?’达摩祖师缓缓开口解释道:‘世间的种种现象,都不过是人天小果的报应,是由众生的业力感召而来,就如同影子紧紧依附于实体一般。即便有所谓的善缘,也并非永恒不变的真实状态。’”
“不懂。”宇辰疑惑。
“面对仍旧困惑的武帝,达摩祖师进一步阐释道:‘真正的功德,并非通过世俗的追求就能获得。只有净化心灵,拥有纯净的智慧与奇妙圆满的境界,其本质是空寂无常的。唯有如此,才能超越物质层面,超脱红尘的束缚。’”
“仍然不懂。”宇辰说。
“武帝听后似懂非懂,心中不禁又升起疑问:‘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达到这种高层次的状态呢?’祖师微笑着回应:‘首先要摒弃一切杂念妄想,回归内心清净的本源;其次要勤修禅定功夫,培养静谧的心境;最后要领悟佛法的真谛,践行菩萨的六度万行,广结善缘、利济众生。当我们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提升自我修为上时,便会自然而然地趋近于真理之道,实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自在。’”
“还是不太明白呀。”宇辰一脸困惑地说。
“是这样的意思,”老者耐心地解释道,“梁武帝问达摩祖师:‘我自从登基成为皇帝之后,抄写佛经、建造佛寺,培养和度化的僧人不计其数,平日里还做了许多善事,广泛结交善缘,并且一直保持净身持戒,请问我这样做有什么功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