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集:药铺里的新诊桌

林砚秋“嗯”了一声,拿起毛笔在纸上写药方,一边写一边说:“你这不是真的心口疼,是郁气堵着了。我给你开两副疏肝的药,早晚煎着喝,另外啊,你跟你家小子说,别愁,明天让他来药铺找我,我认识个木匠,最近正缺个帮手。”

赵大娘眼睛一下子亮了,攥着林砚秋的手连声道谢,走的时候还特意摸了摸老木桌的缺角:“林大夫,您这桌子好,坐着心里踏实。”

赵大娘走后,王怀安有点不服气:“林叔,那新桌子明明更舒服,您怎么不让病人坐?”

林砚秋放下毛笔,指了指老木桌:“你看这桌子,缺了角,缠着布,看着不体面,可病人坐过来,不觉得生分。上次有个小媳妇,怀了孕却不敢跟家里说,坐在这桌子旁,哭着跟我说了半个时辰,我才知道她是怕婆家嫌她怀的是女儿。要是让她坐那新桌子,那么亮,那么阔,她未必敢说心里话。”

王怀安撇撇嘴:“可病人是来治病的,只要药管用,坐哪不一样?”

“不一样。”林砚秋拿起块布,慢慢擦着老木桌,“诊病不光是号脉开方,得知道病人心里的结。那新桌子是舒服,可它太‘远’了——桌面宽,病人离我三尺远,说话得提高嗓门,心里话怎么好意思说?这老木桌窄,病人凑过来,我能闻见她身上的柴火味,能看见她眼里的泪,她才敢把藏在心里的事说出来。你忘了,前年有个少年,总说头疼,在别的药铺看了半年都没好,来咱这儿,坐在这老木桌旁,才跟我说他是怕考不上学堂,压力太大。我没给他开药,就跟他聊了聊,让他每天来药铺帮着晒药,后来他考上了,还特意来谢我,说这老木桌让他觉得像家里的炕桌,能放下心。”

王怀安没再说话,可心里还是觉得新桌子好。第二天一早,他特意把新桌子擦得更亮,还在旁边放了个软垫,等着病人来坐。可来的病人,不管是老人还是年轻人,都绕着新桌子走,径直坐到老木桌旁。

有个老汉来抓药,陈生好奇地问:“大爷,您怎么不坐新桌子?那桌子更舒服。”

老汉笑了,指了指老木桌:“我跟林大夫认识三十年了,第一次来药铺,就是坐这桌子。那时候我儿子得了天花,我急得直哭,林大夫就在这桌子上给我儿子写药方,还安慰我说‘会好的’。现在我儿子都当爹了,我还是爱坐这桌子,看着它,就想起林大夫当年的话,心里踏实。”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