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集:码头边的新算盘

张掌柜的脸“唰”地白了,赶紧抓过账本重新核对,手指在算术机上乱摇,齿轮发出慌乱的“咔嗒”声。人群里有人凑过去看,很快有人喊:“还真是!第三批瓷器损耗算错了!老掌柜的数对!”

张掌柜的手僵在摇柄上,铁家伙的“咔嗒”声像是在嘲笑他。阳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却怎么也盖不住苏敬之脚边那串紫檀算盘的光晕。

三、算珠里的人心

回苏记的路上,小李一路小跑跟着苏敬之,憋了半天终于问:“掌柜的,那铁家伙明明转得那么快,怎么还会错?”

苏敬之没回头,只是把算盘往腰间一挂,石榴花瓣从长衫上飘落:“机器认数,不认人。它算的是纸上的数,可账上的数,哪一个不连着人心?”

他忽然停下脚步,指着路边挑着担子卖豆腐的老汉:“你看王老汉的豆腐,账面上是一文钱两块,可熟客多要半块,他从不计较。这半块豆腐,机器能算进去吗?”

小李愣了愣:“那是人情,不是账。”

“错了。”苏敬之转过身,晨光落在他眼里,像浸了水的墨,“生意的账,从来都连着人情。就说码头的陈舵工,他儿子去年害了场大病,欠了咱们三个月的运费,账本上记着‘未结’,可你以为真要催着要?等他缓过来,自然会还,这期间的信任,机器能算吗?”

周先生在旁边点头:“掌柜的是说,账不光是数字,还有数字背后的人。”

“正是。”苏敬之走到后院的石榴树下,树干上刻着些歪歪扭扭的字,是当年他父亲记的收成,“这棵树,当年遭了虫灾,结的果子少了一半。账房先生要按实数记亏空,我父亲却说,记上‘来年补种’。你看现在,这树不是长得好好的?机器只会算眼前的亏,可人心得算长远的情。”

正说着,码头的账房先生匆匆跑来,手里捏着张单子:“掌柜的,刚才算西洋算器那笔账,张掌柜核对后,确实是咱们的数对。他让我来问问,能不能……能不能请您去教教他的账房先生,那什么‘归除法’?”

苏敬之笑了,从腰间取下紫檀算盘,递给小李:“你去教。记住,教的不光是算法,是让他们知道,算盘珠子敲下去,得带着心走。”

小李接过算盘,入手温润,仿佛能摸到里面藏着的年月。他走到门口时,听见苏敬之在身后说:“把那西洋算器也请来看看,说不定,铁家伙也能学着带点人情味儿。”

午后的阳光穿过石榴树的枝叶,在青砖地上洒下斑驳的影。周先生拨着算盘,算珠的“噼啪”声混着远处铁家伙的“咔嗒”声,像一首新旧和鸣的曲子。苏敬之坐在太师椅上,看着账本上的数字,忽然觉得,那些数字不再是冰冷的数,而是一个个跳动的人——挑担的、摇船的、算账的、进货的,都在这账里活着,连着苏家三代人的烟火气。

他拿起笔,在账本的空白处写下一行字:账者,载数,亦载心。

窗外的石榴树,新抽的芽尖上,正顶着颗晶莹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着光,像极了算盘上那颗最亮的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