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高欢点头,"侯景虽然贪婪残暴,但用兵有方,对付宇文泰,还需要他出力。"他停下脚步,意味深长地看着儿子,"有时候,君王不得不任用一些有才无德之人。等到天下大定,时机成熟..."高欢没有说下去,但眼中的寒光说明了一切。
高澄表面点头称是,心中却不以为然。他想起开国庆典见到侯景时,那个瘸子看自己的眼神——轻蔑,傲慢,仿佛在看一个不懂事的孩童。高澄握紧了拳头,那个死瘸子,就像黏在美食上的苍蝇一样恶心。不尽早除掉,必成大齐社稷之患!
与此同时,已经驶出邺城范围的侯景马车内,刚才还满脸忠诚的骠骑将军此刻正冷笑不已。
"高欢老儿,还真以为我会永远做他的看门狗。"侯景把玩着手中的虎符,眼中闪着野心勃勃的光芒,"山东八万兵马...足够我做一番大事了。"
随行的谋士王伟小心翼翼地问:"将军真要继续效忠齐室?"
侯景哈哈大笑,笑声中充满讥讽:"效忠?贺六浑尚在,我不敢有异心,若不在,我可不敢和高澄那个鲜卑小儿共事….."他没有说下去,但狰狞的表情说明了一切。
王伟压低声音:"听说太子对将军颇为不满,常在陛下面前进谗言。"
侯景冷哼一声:"黄口小儿,懂得什么?若不是看他父亲的面子,我早就..."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眼中杀机毕露。
半个月后,侯景回到山东驻地,立即召集部下议事。
"北周衰弱,尚未恢复,正是我们扩张地盘的良机。"侯景指着地图上的南徐州,"这里,土地肥沃,城池坚固,若是拿下,山东与淮南就连成一片了。"
部将们面面相觑。一位老将军谨慎地开口:"将军,是否先奏明陛下?如此大事..."
"本将军自有主张!"侯景不耐烦地打断,"先写奏书给陛下,然后立即出兵。等他回复到来,我们早已兵临城下!"他的双眼扫过在场将领,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众将不敢再异议。侯景的暴戾脾气他们再清楚不过——上月就有一个参将因提出不同意见,被侯景当场斩首,首级现在还挂在营门示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于是,在奏书送出的同时,六万大军已经开拔南下,直指南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