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质疑

天气阴冷,空气中泛着潮气。

户牖略微敞开着,以便好让屋中散去大部分的湿气。

斜斜的微风乘机吹进屋中。

双晶端着茶水走进屋中,便瞧到这么一幅场景。

沈俏脸颊微低,跪坐在案前,手中捧着已有些泛黄的书。

额前的碎发因着微风被吹拂起来,唯美极了,一切都是安静而平和的。

双晶心中不禁生了感慨,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疑惑。

以往姑娘可是最讨厌学习的了。

可如今,学习功课却是是越发的认真了。

双晶上前,脚步轻轻,直至沈俏的身侧,方道:“姑娘,您这都看了好些时候了,也该停下歇一会儿了。”

沈俏闻声,抬眸,放下手中的书。

“也好。刚巧口干。”

原本合起来的书因着微风吹动,接连被掀开了好几页。

双晶瞧见,连忙在沈俏欲合上书前先行合上了它。

待看到书封之时,心下却是是一惊。

姑娘看的竟是———《大梁通史》。

虽然大梁民风开放,女子可以读书学习。可一般姑娘家大多读的是《女诫》《列女传》之类,读史书的着实罕见。

不过想来也对,如今的姑娘本就不同于其他官家小姐。

沈俏眉头轻皱,神色平静,接过茶盏,左手掩唇,右手端着茶盏便饮了下去。

心中想的却是自己是不是该去一趟中丞府,以求解惑。

那日她特地问先生要了本记载了关于从梁庆帝即位到如今的大小事端的《大梁通史》,便是想知晓这天下的局势到底如何了。

还是不是与她的记忆相吻合。

如今一晃大半个月,书读的是差不多了,却并不通透。

但她也确实发现了什么。

永安三十四年,当时年仅十五岁、还未封王的梁怀澈领军抗敌。小小年纪战术却是了得,使得敌国人心惶惶。而后听闻梁怀澈不知为何不再愿意踏上战场,便又骚动起来。也就有了后来的永安三十五年,沈谦奔赴边疆抗赵,收复被赵国攻占的五座城池,名声大噪。

其实说到底,沈家如今的辉煌确是有几分靠着晋王来的。

沈俏不能想象出那时少年驰骋

战场,英姿飒飒的场景。

只知断然不会差到哪儿去,不过这样想来,大梁算是损失了一名骁勇的将领,倒是可惜了!

也不知到底是个怎样的原因,竟然让一个战术了得的少年再也不愿踏上沙场。

想来也不是好的故事。

如果,在两年后的楚梁之争中,晋王能领兵,自然就没有她父亲和晏昭什么事了。

那哪会有什么卫国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