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子婴一直在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军人职业化,就是要有所谓的常备军。单身税和粮食增产必然会出现人口的爆炸式增长,到时候人多了再弄这个就显得有点儿晚了,什么东西都要走到前头。
基于这种情况,下朝之后,嬴子婴单独把自己的那些心腹都留了下来,商量该怎么进行这个章程。
“陛下,这个主意好啊!只要当兵的有地位了,那可是妥妥的拼命啊!”李存孝兴奋的说道。
其实这就和商鞅变法中的二十层爵位制度是差不多的。区别就在于,嬴子婴设想的是,一旦通过考核加入到军队当中,那就有了军籍。军籍一定是有好处的,后世的一些优惠条件可以借鉴,比如地方包分配工作,复原可以直接成为对应职位的地方官员,在办理一些公共业务的时候有优先权等等。
“陛下,既然如此的话,为何不把社会上各个身份的人都编成不同的户籍,这样的话一来好管理,二来能够更好的区分。再增发的时候也可以有针对性的去处理。”郭嘉说道。
嬴子婴听“增发”这两个字就脑袋大。还增发?我是疯了吧?去年的事儿这么快就忘了?陈胜吴广可都是秦国有爵位的人,为什么造反?一来肯定是野心大,二来,还不是因为人家本来不用服役的,你非拉人家过来服役。
这让嬴子婴想起了明末2.0版本的闯王李自成。陕西的那个驿站你要是不拆的话,李自成估计能在那儿干一辈子。非把人家的工作给搞没了去造反,作的是吧!
“增发就不用了,之前朕和孔明就谈过军队职业化的问题。之前是因为粮食产量低导致必须全民去种植粮食,保证没人会饿死。但是现在三处红薯产地都已经发来的报告,产量都超过了每亩四千斤,足以解放出一批人来成为职业军人。”说着,嬴子婴看向了诸葛亮。
“确实。”诸葛亮点点头说道:“我之前就和陛下商量过这个事情。军队当中本来就是优中选优的,现在更戍期是一年的时间,因为接下来随着边境线的拉长,势必会导致行军时间增长。再加上在新兵营当中训练的时间,陛下暂定兵役期为三年。
三年后,如果能够通过立功升到百将以上的,则可以留在军队当中,接受下一个三年。如果三年以后可以升到五百主的,可以继续下一个三年。就这样每三年,当达不到要求的,则会强制退伍。或者即便达到了标准也可以自行申请退伍调任地方。
升到校尉以上的,可以每三年选择一次留在军中或者复原地方。”
“陛下,三年的时间,是不是有些长了?毕竟三年的时间,有很多事情足以发生变故。”高熲担忧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