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很久没有过这样精疲力竭的清晨,两双惺忪的睡眼都对不上焦,脑子里仍然旋转着昨夜的激荡。谁也想不明白,给程真庆祝,和这死一般的缠绵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但他们没时间思考了。
程真突然跳下床:“我要迟到了!”
“不是没课吗?”
“忘了跟你说,”程真一边穿裤子,一边告诉他,“学姐给我介绍了一个活儿,好像是陪老外买东西,顺便当个导游。”
夏宇点点头,从床上爬起来,他也要去医院了。
出门之前,程真突然又转过来,捧着他的脸:“我要去赚钱养家了。”
夏宇笑着吻他,程真越是正经,就越有种孩子气,他被这种反差迷得无法自拔,想不顾一切,把他拉回床上,可话说出口,就又变成夏宇式的鼓励。
程真做出个咬牙切齿的表情,用额头磕了他一下,就把那些口不对心的话打断。
程真的客户来自海参崴,经常往返于中俄之间,做纺织品生意。
俄国人来华贸易,还要从冷战说起。二战后,美国为了和苏联争夺欧洲市场,发动马歇尔计划,用大量资金重建满目疮痍的欧洲,同时渗透他们的意识型态,使自己免于被孤立到地球背面的命运。片面重视重工业的苏联,荒废了轻工业的发展,再加上与欧洲的连结日渐断裂,最终导致整个国家经济崩溃,走向解体。
上个世纪90年代,许多中国人发现了商机,纷纷坐着K3国际列车去俄罗斯倒卖轻工产品,赚取了巨额财富,也许是得名于那个过时的“投机倒把罪”,这些人在当时被又称为“倒爷”。
近年来,中国的“倒爷”越来越少,不少俄罗斯“倒爷”也发现商机,亲自来中国采购,只是他们做的生意,要大上许多。
虽然时代已进入21世纪,仍有不少人对俄罗斯人抱有一种“人傻钱多”的印象,以为他们依旧像八九十年代那样,愿意用军用望远镜换一小瓶风油精。
所以当程真把那个叫瓦西里的俄国人领到一家茶叶店时,店主悄悄把他拉到一旁,压低声音说:“告诉那毛子,五百一斤。”
程真眼看着他把价格签藏起来:“不是二百吗?”
“他买一斤,我就给你一百块钱回扣。”
程真拉起瓦西里就走,身后传来店主愤愤的骂声。
瓦西里看上去很不解,一个劲问他“怎么了”,程真没有解释,虽然很愤怒,却也不想在外国人面前揭同胞的短。
他一直把瓦西里带到茶叶批发市场大门口,仔细询问了他的口味和数量,让他等在那里。过了一会儿,程真提着几包茶叶回来,还带来一张正式发票。
“多少钱?”
程真指了指发票上的金额,每种茶叶的价格都只有那家店的几分之一。
瓦西里打开一包闻了闻,不可思议地看着他:“为什么你买的茶叶这么便宜?我每次买一样的茶,都要花几千块钱。”
程真只是伸出手:“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