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就是在天玑边境遇到的。当时他们凑不齐路费去天玑王城,正不知怎么办才好。阿离入乐班的时候也是分文不明,他就把自己的外衣拿给班主,让典当了换钱。
“班主看得出阿离其实很珍视那件衣服。后来阿离虽离开了乐班,班主还是将那件衣服赎了回来。打算着日后若能见着阿离可再还给他。班主也是个好人呐。
“只是班主眼下也快要山穷水尽,若是微臣迟两日找到他,恐怕他只好再将那件衣服典当了。微臣给了班主一些钱,他就千恩万谢地把那件衣服给了微臣。
“微臣见那衣服半旧不新,衣料虽不起眼,却是不错的素锦呢。至少也是富贵人家才穿得起的东西。再翻里面一看,内衬竟是用金线和鹳羽织成的。鹳羽虽然值钱些,却在各国都能卖得到。而这金线么,只有富产金矿的瑶光国才常见得。用金线和鹳羽织衣的手艺除了瑶光,别处更是没有。当年阿离遇到乐班班主时,正是瑶光灭国不久之后的事情。微臣且猜测阿离的身世或许跟瑶光有关,于是就到瑶光故地去寻访啦。
“谁知到了瑶光王城的故地一看,四下里一片焦土,荒凉得不行。连个住的人家都没有。只好到临近处瑶光故地与天璇交界处的一个镇子里先过夜。
“待第二日,微臣就到镇上一家小酒馆里去喝酒吃饭。由于天璇正和遖宿开战,这镇子虽着离打仗的地方还远,有些人家也已经离开镇子逃难去了。镇上的人不多,酒馆里几乎没什么客人。
“微臣假称自己是过路的行商,要了一大桌子酒菜。那掌柜的见了,就眉开眼笑的,十分殷勤。微臣趁机问他,附近有没有什么地方能找到当年瑶光国留下的稀罕物事,好贩了去赚钱。
“掌柜的道:‘公子爷,您可真是问对了人。您别看我家馆子小,在此地营生可有好些年数啦。别说这镇子,就连当年瑶光王城里头的事,哪有我不知道的?您要稀罕物事,就从这出了门往东边后街的“德恒”当铺里去找,他家里有的是王孙公子用过的金贵玩意儿,保您满意。’
“微臣道:‘做买卖都是讲究货比三家的,金贵玩意还能都堆在他们一家铺子里么?还有那些家里有,快点讲来。’
“掌柜的道:‘哎呦,我的爷,您有所不知。这家当铺里全都是些“死不带去”的东西。哪是别家能比得了的?’
“微臣问道:‘什么“死不带去”?说得那么难听。’
“掌柜的道:‘这些在当年可是把脑袋拴在裤腰上也不敢乱讲的。如今天璇都快不成了,且当茶余饭后的闲话来讲一回。当年天璇的吴将军领兵打到瑶光城下,刚灭了瑶光,就被朝廷给召了回去。
“‘留下看守瑶光城的是一位昆姓的将军。这昆将军见瑶光王室到死也不肯投降,虽死尽了,骨气却在。就存心要挫了他们的骨气。于是下令不准收敛坠城而死的那些瑶光王室的尸首,留在城下曝尸示众。就这么过了十余日,日晒雨淋的。那些尸首本就摔得血肉模糊,再受这一遭罪,早就看不出人形来。后来又……’总之,掌柜的那意思是说,瑶光王室的尸首都没入土,就给糟蹋尽了。
“微臣听得浑身发麻,饭都吃不下去。之前只知道瑶光灭国是他们的王室尽皆殉国,谁能料到还有这种惨事呢。
“掌柜的接着讲道:‘这就引得瑶光城内怨声载道。老百姓倒还好说。那些与瑶光王室沾亲带故的贵戚,一见曝尸示众,难免有想要豁命去给王室报仇的。
“‘昆将军就使了一个计策,在瑶光国境内大肆抓捕那些流亡的贵戚。偏我们这个镇子风平浪静,离瑶光又近。就有不少瑶光贵族逃到此地,他们既是逃难,总得将身上带着的金银细软换了钱用。’说着就往德恒当铺的方向指了一下。
“微臣道:‘难道是要把逃亡的贵戚都哄到那个当铺去?你啰嗦这一气,“死不带去”到底是什么意思?’
“掌柜的道:‘您猜得差不多。这德恒当铺正是昆将军一个远方亲眷的产业。昆将军下手打压别家当铺,教他们做不出钱来。那些逃亡的瑶光贵戚无法,只能到这一家当铺典质换钱。当铺里的伙计自然是精明识货的。只要见着有逃出来的瑶光贵戚,便设法把人扣下,暗暗送与昆将军发落。这送去了的哪还能再出得来?那些金贵之物可就全都白白入了德恒当铺。他们只孝敬昆将军些钱财就成了。’
“微臣就骂道:‘趁人有难发横财。这样的营生,也未免太黑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