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御书房,京城午后的阳光洒在杨昭身上,他并未感到丝毫暖意,反而察觉到一股无形的重压。镇国公,兵部尚书,这些头衔沉甸甸地压在肩头,既是无上荣耀,也是无尽责任。他没有立刻回府,而是直接前往兵部衙门。
兵部衙门外,守卫森严,气氛肃穆。当杨昭的仪仗队抵达,早已得到消息的兵部大小官员,无论品级高低,皆已列队等候。他们神色各异,有敬畏,有好奇,有不甘,但无一例外,都垂首躬身,恭迎这位新上任的尚书大人。
“恭迎杨尚书!”众人齐声高呼,声音整齐划一,却带着几分不自然的生硬。
杨昭走下马车,目光扫过面前的官员们。他将这些人的神情变化一一收入心底,面上却挂着温和的笑容。
“诸位同僚不必多礼。”他抬手虚扶,声音不大,却有一种让人不容置疑的力量。
兵部左侍郎王大人率先上前,他是兵部资历最老、地位仅次于尚书的官员。王大人年近花甲,头发花白,脸上皱纹深刻,此刻他躬身更深,几乎要将头埋进胸口。
“下官等恭迎尚书大人履新!兵部上下,皆听尚书大人号令!”王大人语气恭敬,但那双深陷的眼中,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杨昭点点头,没有多言,径直步入兵部大堂。大堂内,陈设古朴,墙上悬挂着历代名将的画像,透着一股沉重的历史气息。
他走到主位坐下,王大人及其他官员依次落座。杨昭并未急于发号施令,而是先听取了王大人对兵部各项事务的简要汇报。他听得仔细,不时轻点桌面,偶尔提出一个看似随意却直指核心的问题,让汇报的官员额头冒汗。
“王侍郎,本官初来乍到,对兵部诸多事务尚不熟悉。”杨昭缓缓开口,声音平稳,“明日起,本官要巡视兵部各司,尤其是军械司、武库司和兵籍司。所有账册、名录,以及近期军械生产与调拨的详细记录,都需备齐,不得有任何遗漏。”
此言一出,大堂内几位司官脸色微变。军械司、武库司,那是兵部油水最足、也是最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杨昭这般雷厉风行,显然不是来走过场的。
王大人嘴角微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