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尽,边关的快马已日夜兼程,将一封封紧急军报送往京城。信使们顾不得疲惫,只知马不停蹄,将战报呈递御前。
当第一份战报抵达御书房时,皇帝正为边关战事焦头烂额。他拿起战报,展开一看,起初眉头紧锁,随即猛地站起,脸上写满难以置信。
“大捷?!”皇帝的声音带着颤音,重复着战报上的字眼。他快速浏览,越看越是心潮澎湃,最终竟忍不住放声大笑。
“好!好!好啊!”他将战报重重拍在桌上,激动得手掌发红,“三千神机营,以火器大败北戎铁骑,伤亡惨重,溃不成军?!杨昭,杨昭!”
他连唤几声杨昭的名字,脑海里浮现出那个年轻的身影。那个在御前献策,提出新式财政方案的年轻人,如今又在沙场上创造奇迹。
消息很快传遍宫廷,继而扩散至整个京城。
朝野上下,无不为之震动。
文武百官初闻此讯,大多是不信。北戎铁骑的凶悍人尽皆知,多少年来,边境将士们浴血奋战,也只能勉力守住关隘,何曾有过如此辉煌的“大捷”?更何况,这捷报还是由一个初出茅庐的工部侍郎,带着一支新组建的“神机营”取得?
“荒谬!定是边关将领谎报军情,欺瞒圣听!”有保守派的御史拍案而起,怒不可遏。
“三千人击溃数万北戎骑兵?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有老臣捋着胡须,满脸不屑。
然而,随着后续的战报不断抵达京城,甚至有随军的监察御史亲笔写下的详尽报告,以及俘获的北戎战马、兵器作为佐证,那些质疑的声音渐渐弱了下去。
战报中详细描述了火铳的巨大声响和惊人威力,以及“震天雷”的震撼效果。那些从未听闻的“三段击”战术,更是让久经沙场的将领们目瞪口呆。他们开始意识到,这并非普通的胜利,而是一场颠覆性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