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林夏把庆功宴的照片整理成册,放在了实验室的展示柜里,旁边摆着她的论文和水母模型;小满在日记里写道:“今天的蛋糕很好吃,希望林夏以后多拿优秀论文,这样我们就能经常吃蛋糕了;小桃则在给小海豚的毯子上,缝了个蛋糕图案,说是‘庆功宴的纪念’。
第667集:沈站长的“童年照片之谜”与“深海旧物”
科研站的储物柜,向来是“杂物堆”——里面放着旧仪器、过期的试剂、大家不用的衣服,还有沈清月的一个旧箱子,据说里面装着她的“童年回忆”,从来不让别人碰。
这天早上,食堂的冰箱坏了,沈清月让林夏去储物柜找备用的冰袋,林夏翻来翻去,不小心碰倒了沈清月的旧箱子,箱子“哗啦”一声打开,里面的东西撒了一地——有旧书、笔记本、玩具,还有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个小女孩,扎着羊角辫,手里抱着一个海豚玩偶,站在一艘潜水艇旁边,背景居然是……科研站的旧址!
“这是沈站长小时候?”林夏捡起照片,仔细一看,小女孩的眉眼和沈清月一模一样,尤其是眼尾的小痣,位置都一样。刚好小满晃着尾巴路过,凑过来看了一眼,眼睛立刻亮了:“哇!站长小时候好可爱!这个潜水艇,跟我们现在的潜水艇好像啊!”
小桃也跑过来,看到照片上的海豚玩偶,笑着说:“站长小时候也喜欢海豚!这个玩偶跟我给小海豚织的毛衣好像啊!”
三人正围着照片讨论,沈清月走了过来,看到地上的箱子和照片,愣了一下,然后蹲下来,慢慢把照片捡起来,嘴角带着淡淡的笑:“这是我十岁的时候,第一次来科研站拍的。”
小主,
“站长小时候来过科研站?”小桃好奇地问,沈清月点点头,坐在地上,开始给大家讲她的童年:“我妈妈以前是科研站的医生,十岁那年暑假,她带我来科研站玩,这张照片是在科研站的旧码头拍的,潜水艇是我爸爸的,他以前是科研站的潜水员。”
大家这才知道,沈清月的父母都是科研站的工作人员,她从小在科研站长大,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照片上的海豚玩偶,是她爸爸送的生日礼物,后来不小心掉进了海里,她上心了好几天;潜水艇则是她爸爸的“宝贝”,她小时候经常偷偷爬上去,假装自己是“深海探险家”。
第668集:“深海回声”谜案与小海豚的“预警信号”
最近科研站的深海探测器总出怪事——每天凌晨四点,探测器都会接收到一段奇怪的“回声信号”,既不是鲸鱼的叫声,也不是海底火山的震动,更像是某种规律的“敲击声”,短一下、长两下,重复循环,像在传递密码。
林夏盯着屏幕上的信号波形图,头发抓得像鸡窝:“这绝对不是自然信号!你看这个频率,每秒1.2次,误差不超过0.01,明显是人为的!”她把耳机递给苏小满,“你用‘水下听觉’听听,能不能分辨出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
小满戴上耳机,尾巴尖轻轻点着地面——瞬间,她皱起眉头:“不是敲击声,是……牙齿咬东西的声音?还有点像小海豚的叫声,但是更尖,像是在害怕。”
这话刚说完,甲板上传来小桃的喊声:“小满姐!林夏姐!快来看看!小海豚不对劲!”
两人跑出去,只见小海豚(疤疤的孩子)正焦躁地在水箱里转圈,时不时用头撞水箱壁,发出“啾啾”的尖鸣,尾巴上的旧伤(上次被渔网缠住的地方)因为用力摆动,又红了一片。疤疤在海里跟着转圈,背鳍拍打着水面,溅起的水花溅了小桃一身——小桃手里的“海豚语言手册”都湿了,急得快哭了:“它以前从不这样!是不是生病了?还是听到了什么可怕的声音?”
沈清月闻讯赶来,蹲在水箱边,伸手摸了摸小海豚的头——奇怪的是,小海豚一碰到她的手,立刻安静下来,用鼻尖蹭了蹭她的掌心,然后突然转头,对着东北方向(上次的暗礁区),连续发出“短-长-长”的叫声,和探测器接收到的回声信号,频率居然一模一样!
“它在预警。”沈清月站起身,墨镜后的眼睛沉了沉,“东北方向除了暗礁区,还有‘废弃采矿点’,几十年前有人在那里采过锰结核,后来因为事故废弃了,探测器一直进不去——信号说不定是从那里发出来的。”
当天下午,四人坐着“彩虹潜水艇”(系着小桃编的彩色绳子)出发了。小满负责用“水下透视眼”探路,小桃抱着扩音器(调了最小音量)随时准备跟小海豚“对接”,林夏盯着探测器屏幕,沈清月握着方向盘,时不时观察窗外——越靠近废弃采矿点,探测器的信号越清晰,小满的“水下听觉”也越来越明显:“里面有东西在动!还有……小海豚的叫声,不止一只!”
采矿点的入口藏在一块巨大的礁石后面,洞口锈迹斑斑的铁门半开着,像是被什么东西撞过。小满打开探照灯,往里照去——采矿点的通道里,堆着生锈的采矿设备,地面上散落着几根海豚的毛发,最里面的矿洞里,居然躺着两只受伤的小海豚,正发出“短-长-长”的叫声,旁边蹲着一只……浑身长满青苔的“机械螃蟹”!
“是废弃的采矿机器人!”林夏突然喊出声,“几十年前的型号,靠太阳能供电,估计是太阳能板被青苔盖住了,程序错乱,把小海豚当成了‘障碍物’,困住了它们!”
机械螃蟹看到潜水艇,立刻举起钳子冲了过来,小满赶紧用“控水术”凝出一道水墙,挡住它的去路——可机械螃蟹的外壳太硬,水墙居然被撞出了个洞!沈清月当机立断:“小满,用你的新技能,控制水的形状,缠住它的钳子!林夏,找它的太阳能板,用探测器的激光笔照!”
小满立刻照做,用控水术把海水变成两根“水绳子”,牢牢缠住机械螃蟹的钳子;林夏打开探测器的激光笔,对准机械螃蟹背上的太阳能板——一道红光闪过,太阳能板上的青苔瞬间被烧光,机械螃蟹的动作突然慢了下来,最后“咔嗒”一声,趴在地上不动了。
小桃赶紧跳下水(穿着潜水服),把受伤的小海豚抱起来——两只小海豚的尾巴都被机械螃蟹的钳子夹伤了,幸好不严重。小满用“控水术”轻轻托起小海豚,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进潜水艇的临时水箱里;沈清月则凑过去看机械螃蟹,发现它的程序面板上,还显示着几十年前的日期:“1987年7月15日”,旁边写着“紧急停机程序故障”。
“原来几十年前的事故,是因为程序故障,机器人失控,采矿点才被废弃的。”林夏拍了张照片,“这些小海豚估计是好奇,闯进来被机器人困住了,发出的信号是‘求救信号’,刚好被我们的探测器接收到,小海豚也听到了同伴的求救,才会焦躁不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程时,两只受伤的小海豚躺在临时水箱里,小桃给它们喂了新鲜的磷虾,小满用“控水术”轻轻给它们的伤口降温;疤疤一直跟着潜水艇,时不时用背鳍碰一下潜水艇的窗户,小满笑着翻译:“它在说‘谢谢’,还说以后会看好自己的孩子,不让它们再闯祸了。”
回到科研站,大家把受伤的小海豚放进水箱,沈清月给它们处理伤口,小桃则给它们织了“迷你毛衣”(这次织得刚好合身),林夏则在实验室里研究机械螃蟹的程序,想看看能不能修好它——结果修着修着,机械螃蟹突然“咔嗒”一声,举起钳子,夹起了小闹钟的玻璃食盆,像是在说“我饿了”。
“它居然认小闹钟当同伴了!”小满笑得直拍手,小闹钟也不害怕,爬过去用钳子碰了碰机械螃蟹的钳子,像是在“打招呼”。沈清月笑着说:“以后它就是科研站的‘新成员’了,让它帮我们清理海底的垃圾,刚好跟小闹钟组成‘螃蟹搭档’。”
当晚,科研站的水箱里多了两只新的小海豚,小桃给它们取名“小短”和“小长”(根据求救信号的“短-长-长”);林夏给机械螃蟹刷了新的油漆,喷成了彩色的,还在它背上贴了个小海豚贴纸;小满则在日记里写道:“今天解开了‘回声谜案’,还多了个机械螃蟹朋友——原来深海里的‘怪事’,有时候只是需要帮忙的小生命。”
第669集:小桃的“深海植物展”与“会发光的海带”
小桃最近迷上了“深海植物”——自从上次用海藻染毛线,她就觉得深海植物又好看又有用,非要办一场“深海植物展”,说是“让大家看看深海植物的美,还要让更多人知道要保护深海环境”。
她拉着小满去海里采植物,采了一大堆:红色的火焰藻、蓝色的冰晶藻、紫色的星云藻、黄色的阳光藻,还有一种她从没见过的海带——这种海带通体透明,放在水里会发出淡淡的蓝光,像极了小满尾巴上的光。
“这是什么海带啊?”小桃捧着海带,眼睛亮闪闪的,小满凑过去看了看,笑着说:“是‘荧光海带’,很少见,只有在深海的暗礁区才有,晚上会发光,像海底的星星。”
为了办植物展,科研站的走廊被改成了“展厅”——小桃用玻璃罐装满海水,把各种植物放进去,摆成一排;林夏帮她做了标签,上面写着植物的名字、产地和用途;沈清月则用发光蛋白给玻璃罐做了底座,晚上的时候,底座会发光,照得玻璃罐里的植物更好看;小满则用“控水术”在玻璃罐里做了小小的“水流”,让植物在水里轻轻晃动,像是在跳舞。
植物展的第一天,就出了状况——小桃把荧光海带放在了走廊的尽头,晚上的时候,荧光海带的光太亮,照得走廊像个“鬼屋”,林夏半夜去实验室改论文,路过走廊,看到发光的海带,以为是“深海幽灵”,吓得尖叫一声,差点把笔记本电脑扔了。
“对不起嘛!”小桃赶紧把荧光海带移到了实验室的水母缸旁边,结果更糟了——水母们看到发光的海带,以为是“新玩具”,纷纷游过去,用触手碰海带,“顶石子”甚至用触手卷住海带,把它当成了“发光的鞭子”,在缸里甩来甩去,差点把玻璃罐打翻。
“它们太调皮了!”小桃噘着嘴,刚想把海带移走,沈清月突然说:“别移,说不定它们能和平相处,还能成为‘展品搭档’。”
果然,没过多久,水母们就不闹了——荧光海带的光吸引了很多小鱼,小鱼游到水母缸旁边,水母们就不用小满喂了,自己抓小鱼吃;荧光海带则因为水母们的“活动”,水流变得更顺畅,发光更亮了,两者居然形成了“共生关系”。
植物展的第二天,来了一群“特殊的观众”——疤疤和小海豚们,还有那两只受伤的小海豚“小短”和“小长”。它们在甲板上的水箱里,看着走廊里的植物,小海豚用鼻子碰了碰玻璃罐里的阳光藻,像是在说“这个我见过”;疤疤则对着荧光海带的方向,喷了一道水柱,像是在“鼓掌”。
最搞笑的是小闹钟和机械螃蟹——小闹钟爬在玻璃罐上,用钳子夹着一根火焰藻,像是在“讲解”;机械螃蟹则举着小闹钟的玻璃食盆,在展厅里“巡逻”,像是在“保安”,谁要是靠近玻璃罐,它就用钳子碰一下对方的脚,吓得林夏不敢靠近。
植物展的第三天,小桃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小满用荧光海带编了个花环,戴在她的头上,说是“深海植物展的冠军礼物”;林夏给她画了一幅画,画着她和各种深海植物,旁边还有水母和海豚;沈清月则给她颁发了一个“最佳植物展策划奖”,奖品是一个用发光蛋白做的小奖杯,一闪一闪的,像荧光海带的光。
可就在植物展快结束的时候,荧光海带突然不发光了——小桃急得快哭了,抱着玻璃罐晃来晃去,小满赶紧用“水下听觉”听了听,笑着说:“它不是不发光,是累了,需要‘充电’——荧光海带需要吸收深海的矿物质,我们给它加点‘深海营养液’试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夏赶紧去实验室拿了深海营养液,滴了几滴在玻璃罐里——没过多久,荧光海带又开始发光了,而且比之前更亮,还发出了淡淡的香味,吸引了更多的小鱼和水母,展厅里变得更热闹了。
植物展结束后,小桃把各种植物做成了“标本”,贴在本子上,旁边写着它们的故事;荧光海带则被留在了水母缸里,和水母们一起生活,晚上的时候,水母缸里又亮又好看,像个“海底星空”;林夏在她的论文里,加了一段“深海植物与水母的共生关系”,说是“植物展的意外收获”;沈清月则把植物展的照片整理成册,放在了科研站的图书馆里,标题是“小桃的深海植物奇遇记”。
当晚,小桃坐在水母缸旁边,看着发光的海带和水母,笑着说:“以后我还要办更多的展览,让大家看看深海的美——下次办‘海豚展’,让疤疤和小海豚们当主角!”小满晃着尾巴,躺在旁边的椅子上,笑着说:“好啊,我帮你用控水术做‘海豚形状’的水流,肯定好看!”
第670集:科研站的“年度搞笑颁奖礼”与“神秘的新年礼物”
不知不觉,一年快过去了——科研站从一开始的安静,变成了现在的热闹:有水母、海豚、小螃蟹、机械螃蟹,还有一群吵吵闹闹的人。沈清月突发奇想,要办一场“年度搞笑颁奖礼”,说是“总结一年的快乐,还要给大家发奖品,迎接新年”。
颁奖礼的场地设在食堂,被布置得五彩缤纷——小桃用彩色毛线编了彩带,挂在天花板上;林夏打印了大家一年来的搞笑照片,贴在墙上;小满用“控水术”在食堂的窗户上做了“冰花”(其实是水的形状,像雪花);沈清月则准备了一大堆奖品,都是大家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