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定南蛮

孟获沉默良久,才缓缓抬起头,脸上满是羞愧与不甘:“我虽屡败,然心实不甘……”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每一个字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不甘心什么?”法正问道,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是不甘心败在我军计谋之下,还是不甘心南中百姓心向王化?”法正的话语不紧不慢,却如同一把利剑,直击孟获的内心。

“我……”孟获语塞。他下意识地转头看向帐外,只见那些被巴蜀军安置的南中百姓,正在田间认真地学习中原的耕种技术。他们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安宁笑容,与之前因战争而愁苦的面容形成鲜明对比。孟获又想起自己屡战屡败,部下死伤惨重,曾经团结的部落如今四分五裂,心中顿时五味杂陈,一种从未有过的迷茫和愧疚涌上心头。

李儒冷冷地说:“孟获,你以为凭你一人之勇,就能对抗我大军天威吗?你看看外面,那些原本跟着你的蛮兵,现在都在帮我们种地。你再看看南中各地,我们带来的中原百姓已经开垦出万亩良田,修建了城池驿站。南中,早已不是你想的那个南中了。”李儒的话语犀利如刀,字字句句都在刺痛孟获的自尊。

法正又道:“我主仁德,不忍多杀。平定南中,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让这里的百姓过上好日子。你若归顺,不仅可以保全性命,还能辅佐我主,治理南中,让你的族人也能共享太平。”法正的语气缓和了许多,眼中满是真诚,试图让孟获放下心中的防备和仇恨。

孟获环顾四周,看着这些汉军将领和谋士,他们没有胜利者的骄横,只有一种胸有成竹的平静。他的目光在每个人脸上停留,试图从他们的表情中找到一丝虚假,但看到的只有坚定和从容。他知道,自己彻底输了,不仅输在战场上,更输在了人心上。南中百姓对和平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远远超过了对他的支持。

“罢了,”孟获长叹一声,屈膝跪倒,“孟获愚钝,不识天命,屡叛王师,罪该万死。今蒙将军不杀之恩,又感大汉仁德,愿率所部,永归王化,绝不再反!”他的声音中带着深深的悔意和无奈,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

“好!”徐荣扶起孟获,哈哈大笑,“孟将军能迷途知返,实乃南中百姓之福!”徐荣的笑声爽朗,充满了喜悦和欣慰,他拍了拍孟获的肩膀,眼神中满是信任。

至此,南蛮之战终于落下帷幕。孟获归降之后,徐荣任命他为向导,带领蜀军继续平定南中地区最后的几个顽固部落。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木鹿大王展现出了他对猛兽的驾驭之术。他指挥着一群凶猛的野兽,试图与蜀军进行最后的抵抗。然而,面对蜀军的重重包围,战场上的局势变得异常混乱。

木鹿大王在混乱中被失控的猛兽所伤,身受重伤。尽管他努力挣扎,但最终还是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他的倒下,使得南蛮军队失去了主心骨,士气大挫。

与此同时,朵思大王眼见大势已去,心中充满了绝望。他深知自己已经无法逃脱蜀军的追击,为了保全最后的尊严,他毅然选择了服毒自尽。

随着木鹿大王和朵思大王的相继身亡,那些顽固的南蛮势力也随之土崩瓦解。南中各郡终于重新纳入了巴蜀的版图,这片土地再次恢复了和平与安宁。

此时,距离中秋还有七日。徐荣命人在盘蛇谷旧址上,搭建了一个巨大的祭坛。工匠们忙碌地穿梭在谷中,砍伐树木,搬运石块,精心搭建祭坛。祭坛上装饰着五彩的绸缎和象征祥瑞的图案,四周插满了旗帜。徐荣召集南中各部落首领,举行受降仪式。消息传开,各部落首领怀着忐忑又好奇的心情,纷纷赶来。

仪式上,徐荣身着华丽的战甲,威风凛凛地站在祭坛中央,代表成大器,宣布了对南中的治理政策:

一、保留各部落原有习俗,但需遵守大汉律法。这一政策既尊重了南中各部落的文化传统,又确保了整个地区的秩序和稳定,让各部落百姓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同时又能感受到大汉律法的公正和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