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煤矿那巨大的矿坑,在冬日苍白的天光下,宛如一道撕裂大地的丑陋伤疤。昨日激战的硝烟早已散去,但空气中似乎仍弥漫着一种混合了煤尘、血腥和希望的特殊气息。
宋兴华在王信庭政委和熊德诚参谋长的陪同下,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矿区泥泞的道路上。要离开阳泉了,他们想看看矿区这边还有没有什么需要。宋兴华的目光扫过那些蜷缩在简陋窝棚里,或是聚集在空地上,眼神麻木中又透着一丝新生的渴望的人群。这就是从日军魔爪下被解救出来的一万四千多名劳工。
老周同志,一位在矿区坚持斗争多年的地下党员,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向宋兴华等人介绍着情况。他的声音因兴奋而有些沙哑:“旅长,政委,参谋长!同志们!乡亲们!这位就是带领部队打下阳泉,救我们出苦海的宋兴华,宋旅长!”
话音未落,人群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湖面,瞬间沸腾起来。
“宋旅长!”
“八路军!是八路军来了!”
“恩人呐!”
呼啦啦,人群围拢过来。他们大多衣衫褴褛,骨瘦如柴,长期的非人折磨在他们脸上刻满了沧桑与疲惫,但此刻,那一双双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睛里,却迸发出灼热的光芒。有人试图跪下磕头,被宋兴华和周围的战士们赶紧扶住。
一个头发花白,看上去年纪颇大的老矿工,颤巍巍地抓住宋兴华的手,那双布满老茧和裂口的手冰冷而有力,他嘴唇哆嗦着,泪水顺着深刻的皱纹滚落:“宋……宋旅长……俺们……俺们还以为这辈子就死在这黑窟窿里了……谢谢……谢谢你们啊……”他哽咽着,几乎说不出完整的话。
旁边一个年轻些,但同样瘦削的汉子,胸膛剧烈起伏,大声喊道:“旅长!带上俺们吧!俺有力气!俺要当兵,打鬼子!给死去的弟兄们报仇!”
“对!报仇!”
“打鬼子!”
“俺也要参加八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