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隆采纳众议,一面令赵云率轻骑哨探,一面起草表文,并暗中派遣细作潜入洛阳。
然而,就在这纷乱之际,一场影响深远的变故,正在董卓军内部悄然发生。
洛阳,温侯府。
吕布一身戎装,独坐厅中,面色阴沉。虎牢关之败,如同梦魇萦绕心头。他自负天下无敌,却接连受挫于赵云、典韦,更被大雪龙骑冲得溃不成军,威信扫地。逃回洛阳后,董卓虽未重责,但眼神中的不满和疏远,他感受得到。加之近日城中流传他“屡战屡败”、“徒有虚名”的言论,更让他怒火中烧。
“将军,为何事烦忧?”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吕布抬头,见谋士陈宫(字公台)步入厅中。陈宫素有智谋,对吕布的勇武颇为欣赏,但对其反复无常的性情亦感无奈。
“公台来了。”吕布闷声道,“还能为何?关东联军将至,洛阳危如累卵,相国欲西迁长安,前景莫测耳。”
陈宫屏退左右,低声道:“将军,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董卓暴虐,天人共愤,败亡已定。将军乃天下奇男子,何必随其殉葬?”
吕布眼中精光一闪:“公台何意?”
陈宫道:“董卓挟持天子西去,必失天下人心。关东诸侯各怀异志,难成大事。将军勇冠三军,若能趁此良机,脱离董卓,另立门户,或据洛阳,或取并州,拥兵自重,静观时变,何愁不能成就一番霸业?”
“另立门户?”吕布心动了。他本就桀骜不驯,不甘久居人下。董卓的猜忌和当前的困境,让他萌生去意。“然……并州军旧部多随李傕、郭汜,洛阳亦非久留之地……”
陈宫道:“将军可借口断后,向董卓请命,留守洛阳,阻击联军。待董卓西去,洛阳空虚,将军便可趁机掌控!即便不能久守,亦可收拢部众,北归并州,或东向与诸侯周旋,进退自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吕布沉吟良久,权衡利弊。追随董卓,前途暗淡;自立门户,虽有风险,却海阔天空。他本性中的野心和利己主义最终占据了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