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博主也不反驳,接着说第二种假说:“第二种是‘同化说’,也叫‘杂交说’:认为现代智人和当地的古老型人类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混血,吸收了一小部分他们的基因,但主体基因还是来自非洲的现代智人。现在越来越多的古DNA证据支持这个观点,比如对田园洞人的基因测序就发现,现代东亚人体内确实含有少量——大概1%到4%——丹尼索瓦人等古人类的基因,这说明当年肯定有过基因交流。”
“这一种解释还差不多,更符合实际情况!”陶兄听完,忍不住点头,“有交流、有融合,才更像人类演化的样子,总比‘一刀切’的替代说靠谱。”
吃瓜博主点点头:“其实‘非洲起源说’确实也有反对声音,比如‘多地区起源说’就认为,不同地区的古人类可能在当地独立演化,同时又有少量基因交流,不一定都源自非洲。这两种学说争论了很多年,目前‘非洲起源说’证据多一些,但还没完全推翻其他观点,古人类学就是这样,随着新化石和新技术的发现,结论可能会不断调整,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梦瑶低头看着手机,继续往下念年表:“6.8万年前,中国最早的现代智人——广西柳江人出现了。6万到4万年前,现代智人抵达了大洋洲。5.8万到2.8万年前,全球气温开始反弹,内蒙古的鄂尔多斯人也生活在这个时期。”
她顿了顿,接着念:“4.5万年前,现代智人到了欧洲,形成了克罗马农人。4万到2万年前,是北京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3.6万年前,羌塘古湖的湖水漫过那曲分水岭,注入印度洋,形成了怒江,也就是萨尔温江;同时现代智人抵达日本,形成了阿依努人。”
“还有3.5万到2.5万年前,发生了拉尚磁极倒转事件,以及假轮虫海侵,也叫献县海侵或泗阳﹣隔湖海侵;这个阶段还发明了标枪,格拉维特人进入欧洲,欧洲人开始驯化家犬,鬣狗也在欧洲灭绝了。”
“哦,原来是按这个时间线发展的。”陶兄听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但语气里没太多波澜。
“梳理下来确实很有收获,能把不同事件串起来了。”吃瓜博主也附和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只是这话没激起太多回应——大家或许是听了一连串的年代和事件,有些疲惫,又或许是这段内容里没有之前“古人类迁徙”“神话与地质”那样抓人的话题,都只是随意应了两声,眼神渐渐从梦瑶的手机上移开,有的开始打量旁边展柜里的文物,有的小声和身边人聊起了别的。
梦瑶继续念着年表:“2.8万到1.5万年前,处于次盛冰期,欧洲和北美形成了联合冰盖;全球海平面大幅下降,不少大陆架变成了陆地——渤海彻底成了沙漠化的陆地,黄海、东海和南海的大片海域也都露出了地面,黄河当时是在济州岛西北到冲绳海槽一带入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