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许家窑址存遗韵 远古智人启文明 (五)

“那这个学说也不一定正确啊!”啸风立刻反驳,“前两天听华老和阴老讲过,非洲发现的‘露西’化石,虽然完整度有40%,被当成人类起源的里程碑,说是最早能直立行走的人类,距今约318万年,属于南方古猿阿法种。但古人类学家研究后推断,露西的脑容量只有黑猩猩那么大——现代猿的平均脑量才350毫升,现代人平均有1400毫升,差距这么大,要说我们都是从这样的祖先演化来的,总觉得还有疑问。”

吃瓜博主点点头,继续补充史料细节:“根据目前的研究,大约在7万到5万年前,有一支现代智人从非洲走出,沿着海岸线快速扩散到世界各地,包括亚洲、欧洲、大洋洲和美洲。至于抵达中国的时间,这批现代智人大概在6万到5万年前来到东亚和中国境内。他们的优势很明显——有更发达的技术,比如更精细的石器、骨器,还可能拥有更复杂的语言和社会组织。中国南北方都发现过他们的遗址……”

“他来他的,我们本地古人类演化我们的呗!”林宇听完,忍不住打趣,“就跟今天咱们来博物馆似的,别人来了,难道咱们就不能来了?哪有这个道理。”

这话一出口,大家都笑了,可笑着笑着又觉得有道理——话虽然糙,但确实点出了“本地演化”和“外来移民”并非绝对对立的关系。

等大家笑声停了,吃瓜博主接着说:“目前学界对这段历史有几种理解。首先是‘本地老住户’:像许家窑人、北京猿人这些,是已经在东亚土地上生活了数十万年的古人类,他们一直在不断演化,但最终没能完全变成现代智人。”

“那为什么没能完成演化呢?是环境原因,还是其他因素?”晓萱立刻追问,眼里满是好奇。

“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确切答案,学界还在研究,没能给出统一解释。”吃瓜博主摇摇头,又抛出新问题,“不过关键在于,当‘新来的移民’(非洲来的现代智人)遇到‘本地老住户’(东亚古老型人类)时,到底发生了什么?目前主要有两种假说。”

“哪两种呀?”连小虎都被勾起了兴趣,凑过来问道。

吃瓜博主耐心解释:“第一种是‘替代说’:认为现代智人完全取代了当地的古老型人类,比如许家窑人的后代,几乎没有发生杂交。这是早些年比较主流的观点。”

“还主流观点呢,我看这说法挺牵强的!”林宇立刻反驳,“这么大一片土地,那么多古人类,怎么可能一下子就被完全取代?说不通,没道理嘛。”

周围的人也纷纷点头,显然都认同林宇的质疑。

“哈哈,确实不能全信书本上的说法!”啸风笑着补充,“尽信书不如无书,有疑问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