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继续向前走着,目光在展板上的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上停留,仿佛在追寻着先辈们的足迹,感受着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 。
宇辰凑近展板,目光扫过“大同人民的早期抗战”几个大字,忍不住感叹:“原来早在全面抗战前,大同就已经燃起了抗日的火种!”他指着墙上一张黑白照片,画面里学生们举着“还我河山”的标语,在街头激昂演讲,“这些学生自治联合会,年纪轻轻就敢站出来,真是令人敬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牺盟会到大同各县宣传抗日活动,发展会员,建立分会,救亡运动迅速波及周边各县,抗日热潮滚滚涌动,势不可挡。
啸风微微颔首,手指划过“牺盟会在同发展组织”的文字,补充道:“牺盟会当时做了不少实事,不仅宣传抗日,还秘密培训骨干、筹集物资。”说着,他的目光变得深沉,“这些星星之火,后来都成了燎原之势。”
“看这里,”宇辰指着墙上的展板说,“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入会誓言:我是中华民族的好儿女,我加入牺牲救国同盟会,誓死不做亡国奴,要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斗争到底!”
走到“中共团结抗日”的展区时,宇辰驻足凝视着“九一八事变”的时间轴,语气中带着愤慨:“‘攘外必先安内’,简直是置民族危亡于不顾!”
他的视线落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展板上,神情转为钦佩,“只有共产党始终把民族大义放在首位,从发表宣言到促成合作,一步步推动全民抗战。”
啸风轻轻敲了敲墙上的历史年表:“你看这个时间线,从1931年到1937年,共产党一直在为团结抗战奔走。特别是‘西安事变’后,更是不计前嫌,全力促成国共合作。”
两人站在展厅中央,看着墙上“全民抗战的风暴旋即刮遍全国”的结语,久久没有言语。窗外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来,在地面投下细碎的光影,与展板上那段热血沸腾的历史形成奇妙的呼应。
宇辰和啸风静静地伫立在玻璃展柜前,目光紧紧锁定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的原稿复制品上。那泛黄的纸张,仿佛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记忆,每一个字都如同一把重锤,敲击着他们的内心。
宇辰的眉头紧锁,脸上满是悲愤之色,他低声念道:“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们进攻,南京卖国政府步步投降,我北方各省又继东北四省之后而实际沦亡了……”念着念着,他的声音不禁颤抖起来,“这是何等的耻辱,国土沦丧,同胞受难,国家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