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步入文庙寻仁道 静听儒音悟德心(十六)

话音刚落,旁边一同站着的胖老者也接过了话茬,他微微挺起圆滚滚的肚子,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说道:“下联‘天下常道非可道,可道师法常道’则巧妙地化用了《道德经》开篇的玄义。前半句用否定的句式,确立了‘道’的超越性,而后半句通过递进转折,点明了‘言说之道’和‘本真之道’的师承关系。这种‘否定之否定’的表述方式,就好像王弼注释《老子》时说的‘可道之道,非常之道;可名之名,非常之名’,而且在程颢‘体用一源’的理学视野中,又达到了一种新的统合。”

“妈妈,说的啥呀?”小女孩听完两位老者那一番引经据典、高深莫测的解释后,原本就满是疑惑的小脑袋此刻更是被搅成了一团浆糊,不仅没有明白对联的含义,反而愈发困惑了。

她再次用那双水汪汪、满是求助的大眼睛,可怜巴巴地望着母亲,希望能从母亲那里得到一个通俗易懂的答案。

“妈妈也没听明白,太深奥了。”女子无奈地笑了笑,笑容里带着一丝对自己无法解答女儿疑惑的歉意。

她轻轻摸了摸小女孩的头,像是在安抚女儿,又像是在安慰自己。

“听不懂吧,听不懂就对了。”瘦老者带着一丝傲慢的口吻说道,那语气仿佛在彰显他对这些经典的独特领悟和高人一等的学识,似乎只有他才配理解其中的深意,旁人听不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那是。”胖老者赶忙附和,随声应和着,两人一唱一和,就好像在扞卫着某种高高在上的权威。

啸风听了这话,心里顿时涌起一股不舒服的感觉。

他看着小女孩那求知若渴却又迷茫的眼神,实在不忍心让她就这样被拒之经典门外。

于是,他微微弯下腰,平视着小女孩,语气温和地说:“你可以这样简单理解,审问呢,就可以理解为‘多问为什么’。当你对一个问题不断地思考,不停地追问,等你最后终于把这个问题想通了,那种开心和满足是没办法用言语说出来的,这就好比‘常道’,虽然难以言表,但是你自己心里清楚,自己收获了知识,获得了成长 。”

“经典的东西怎么可能简单化理解?注定走偏。”瘦老者一听啸风这么解释,顿时火冒三丈,气愤地叫嚷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