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银鱼落水翻白浪 柳叶乘风下树梢(三)

铃子轻轻点了点头,脸上洋溢着温馨的笑容,说道:“是啊,我记得那时候去吃东关刀削面的人总是川流不息,店里常常挤得满满当当。虽然店内空间不大,但是那种热闹又嘈杂的氛围,却让人觉得格外亲切。那小小的店面,虽不起眼,却承载了数不清的欢声笑语,也装满了一碗碗美味的刀削面,见证了无数次家庭聚餐、朋友相聚的美好瞬间。”

“没错,”老张接着说道,“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东关刀削面’从最初的一间小小的铺子,慢慢发展成了好几间相连的小房间。每多一处空间,就能多接待一些客人,让更多的人品尝到这里的美味。尽管店里的环境依旧十分简陋,可这恰恰体现出大家对美食最本真、最纯粹的追求。”

在这些对话里,不仅充分展现出大同刀削面文化独特的魅力,还流露出人们对往昔美好岁月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殷切期许。那份简单却又饱含温情的记忆,就如同热气腾腾的一碗刀削面,总能轻而易举地温暖人心。

铃子的好奇心依旧未减,她接着追问道:“那为什么当时会有那么多人都往东关的刀削面馆跑呢?”

老张耐心地解释道:“这都得归功于东关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功能。它可是全市的主要商业中心,大批的批发商和消费者都汇聚在那儿。不管是买日常用品、衣物,还是想找个地方吃点小吃,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东关。所以啊,这么大的人流量,自然而然就带来了旺盛的餐饮需求。而东关刀削面馆靠着独特又一流的品质,一下子就吸引了众多食客的注意。”

宇辰听后,点头表示赞同:“确实是这样,只有把面做得劲道十足,卤汁熬得醇厚香浓,再加上诚信经营、服务周到,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里站稳脚跟,赢得大家长久的喜爱。”

谈及如今东关的变化,老张不禁感慨万千:“岁月变迁,城市飞速发展,曾经热闹非凡、喧嚣繁华的东关,如今已摇身一变,成了一片宁静优美的生态公园,到处绿树成荫,护城河水波光粼粼。要是想寻觅东关过去的痕迹,大概能在梁思成先生纪念馆以北的地方找到一些蛛丝马迹,那儿仿佛还在默默讲述着往昔的辉煌故事。”

时代的步伐一刻不停,东关的故事也在岁月里悄然发生着改变,然而它留给人们的记忆和影响,却如同永恒的风景,深深烙印在每一个见证过它兴衰变迁的人的心中。

“哦,原来是在梁思成纪念馆那儿,我们去过,就在城墙边上。”宇辰说道,“说到城墙,我就忍不住想到,在那寒冷的冬天,城墙上的士兵们,能不能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刀削面来驱赶寒意呢?”

铃子接过话茬,显然这个问题她和哥哥也讨论过:“没错,我哥也有过同样的猜想。尤其是在冰天雪地的时候,那些守护古城的勇士们,肯定也渴望能有一碗暖心又暖胃的食物,让身体和心灵都能得到片刻的安慰。”

宇辰的问题引发了大家对历史背景的深入探讨,他接着问道:“大同的地理位置这么重要,那在当时,刀削面是不是已经成了当地人餐桌上常见的美食了呢?北魏时期应该还没有刀削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