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学府沧桑千载韵 礼乐诗书万世基(三)

随后,众人又重新回到中轴线,穿过雄伟壮观的大成门,走进了第二进院落。

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不禁惊叹,一座宏伟壮丽的大成殿高高地屹立在月台上。

大成殿气势磅礴,四角的飞檐高高翘起,仿佛展翅欲飞的巨鸟,充满了灵动之感;螭吻的装饰细腻精致,与屋脊完美融合,尽显皇家的威严与气派。

远远望去,整座建筑既庄严肃穆又不失灵动之美,散发出一种震撼人心的魅力。

大家脚步匆匆,沿着中央那条铺着青石板的路,很快来到了正对着大门的丹陛前。

台阶之上,雕刻着两条栩栩如生的蛟龙,它们相互追逐嬉戏,围绕着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寓意着吉祥如意,饱含着美好的祈愿。

众人登上月台,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四周环绕的精美石栏杆。

每一根望柱的顶端,都雕刻着形态各异的瑞兽雕像,这些雕像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活过来一般。

而栏板上,则描绘着一幅幅引人入胜的历史典故画面,尽管历经了岁月的自然侵蚀,却反而为其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韵味,愈发显得古朴而深沉。

大成殿的正门上方,悬挂着一块金碧辉煌的雕龙牌匾,上面是光绪皇帝亲笔题写的四个苍劲有力的金色大字——“斯文在兹”。

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饱含着对孔子这位至圣先师的极高赞誉和深深的敬仰之情。

宇辰缓缓走到门口,目光落在了两边抱柱上镶嵌的楹联上,楹联同样以蓝底金字呈现,写着:

“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

此联意在歌颂孔子,称赞他拥有融汇自然之道、通晓古今智慧的伟大精神,并且将这种精神流传千古,成为了历代君王与学者纷纷效仿的楷模典范。

这座大成殿始建于明朝,在清朝顺治和乾隆年间经历了数次精心修复。

它坐北朝南,整体呈现出独特的“凸”字形状,屋顶采用了典型的单檐歇山顶设计,充分展现出古代匠人们的卓越技艺和非凡智慧。

殿内的斗拱构造精细考究,依照六铺作的规则进行布局,每间房梁的两侧都装饰着两个精美的斗拱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