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走进第一个展馆“京华·锁钥”,只见墙上布满了文字说明与图画,还有大屏幕在滚动介绍相关内容: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大同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了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屡屡成为各方势力争夺控制权的核心焦点。金朝覆灭辽国、蒙古帝国征服金朝,以及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军攻打京城之际,“先下大同”都成为了举足轻重的关键步骤。
辽兴宗重熙十三年(公元1044年),出于应对西夏与北宋的威胁,朝廷将地处今山西省北部边缘地带的云州升格为“西京”,并设立大同府。
此后,金朝沿袭了辽朝的政治制度,依旧保留了大同作为西京的重要地位。
一直到元朝初期,此地改称为“大同路”。算起来,大同称“西京”的时间总计达244年之久。
“真没想到,大同在历史上的战略位置居然如此重要!”梦瑶不禁感叹道。
“毕竟大同处于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交汇之处,自然是兵家必争之地。”宇辰耐心地解释着。
“清代大同府学士冯云骧先生曾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此地曾百战,万马屯干戈,白骨销为土,梵声云外和。’”一位中年男子接过话茬,“他仅用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了一幅历经无数沧桑变迁、饱受战火洗礼,却依旧能感受到信仰力量的画面。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大同在历史上所经历的无数次战乱与动荡,以及在这样的背景下,民众内心深处对和平安宁的深切渴望与向往。”
“大同的寺庙确实很多啊!”宇辰对着那位中年男子说道。
“没错,当时作为北魏首都所在地,这里庙宇鳞次栉比,僧侣云集。在那个特殊时期,‘佛即帝,帝即佛’的思想盛行,佛教与政治权力紧密相连,有力地推动中国佛教文化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高峰。”那名男子感慨万千地说道。
“举世闻名的云冈石窟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建造的吧?”宇辰好奇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