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明月送函下台阶,玲珑误会上怒斥

正是杨易安的未婚妻梁玲珑。

梁玲珑这声怒喝,可比码头的刀光剑影还扎人!只见她立在柴门口,广袖下的手帕攥得死紧,指节泛白,本是广寒仙子的模样,此刻眉梢却挑火花,既带着气,又藏着几分委屈。毕竟是官家小姐,就算怒极,也没失了仪态,只是那莺啼似的嗓音听得人心里发紧。

杨易安也是一愣,他倒没想过梁玲珑会直接寻到作坊来。先前拒婚只跟梁康平谈,没跟她当面说,此刻被堵个正着,倒真有几分理亏,他忙跨步上前,拱手作揖,语气放软:“玲珑小姐息怒,杨某并非,有新欢忘旧情,只是这婚约一事,关乎你我一生,不敢含糊——此前未与小姐当面商议,是杨某的不是,还请小姐海涵。”

梁玲珑闻言,眼圈微微泛红,却没掉泪,只是将手帕往袖中一塞,抬眼盯着杨易安:“杨公子说关乎一生,可曾想过,我梁玲珑也不是任人摆布的傀儡?父亲定婚约时,我未反对。我是敬他与杨伯父的恩义!可公子若不愿,为何不亲自与我说?我像个盼着攀附的俗人!”

梁玲珑扫过众人,目光定在苏小妹与赵碧莹身上。

苏小妹,十八芳华,雪貌花容,腰肢曼妙,如风前弱柳,一步三摇,仪态万方。

赵碧莹二十年华,肤似凝脂,面若鹅蛋,圆杏眼,双眸极其灵动,笑起来时会弯成浅月。鼻梁秀气挺拔,却很精致。嘴唇线条柔和,唇色偏浅粉,清澈灵动,自带一种浑然天成的纯净气质。配上一把剑,却有一代宗师的气场。

这话一出,杨易安倒松了口气——原来她怒的不是拒婚,而是被冷落。他忙道:“小姐明事理,杨某佩服!此前未登门,是怕唐突了小姐,也怕你碍于父亲颜面,不好开口。毕竟这父母之命的婚约,你我都未必情愿,何必互相拖累?”

原本以为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梁玲珑看见苏小妹,再想起前日苏老夫人将苏小妹托付给杨易安。苏小妹与杨易安一起剿匪,出海边荡平倭寇,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相处:他们定是日久生情。

梁玲珑本就憋着股被冷落的气,一想到苏老夫人托负苏小妹的事,及杨苏两人有很长时间相处,那火气就像灶里添了干柴,“噌”地就烧了起来!只见她广袖猛地一拂,环佩叮当作响,先前还泛红的眼圈此刻凝了冷光,目光扫过苏小妹时,像带了层冰冷:“杨公子说怕唐突,怕碍于父亲颜面,可转头就受了苏老夫人的托负?难不成我梁玲珑,连让你当面说句不愿的分量都没有?”

这话一出口,苏小妹吓得身子微微一缩,指尖绞着衣角,脸颊瞬间涨红,声音细得像蚊子:“梁小姐…不是的…祖母只是让易安哥多关照我,没有…没有别的意思…”她本就像风前弱柳般柔怯,哪经得住这般带着火气的打量,说话时连腰都弯了几分。

赵碧莹见状,上前一步,手按在剑柄上却没出鞘,声音沉稳得像压了秤砣:“梁小姐息怒!苏老夫人托负小妹,是因小妹父母早逝,又逢乱世动荡,只想让她有个依靠,绝非指婚之意。易安兄若真有旁心,方才也不会跟你说不愿互相拖累的话了。”她圆杏眼扫过众人,自带一股宗师的气场,连空气里的木屑香,似都被这沉稳压得缓了几分。

此时苏老夫人轻摆衣角,温和道:“贤至女,你真的误会老身我了。乱世将至,我与你苏爷爷年过七旬,自知时日无多。我两一去,她世上再无亲人……”

三个女人一台戏,这几个人比战场上的刀光剑影还猛。幸好苏老夫人能够够场。

苏胜与梁康平你眼瞪我眼,连连摇头晃脑: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列位看官!他们如何收场?欲知后事如何?追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