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基石初立,暗影窥探

有出身自一个历史悠久的修真世家、被誉为家族百年奇才,却因痴迷“奇技淫巧”(科技)而与家族长老屡生龃龉的少女——苏小蛮。她灵动的大眼睛里充满了对星枢科技的好奇,闯关时各种匪夷所思的小道具让考官们都啧啧称奇,她的理念是:“修真和科技为什么一定要分家?它们明明都是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方法!”

还有一个特殊的成员,来自以机械改造和逻辑思维着称的“铁心族”青年,自称“零”。他放弃了族内优渥的工程师职位,来到这里,目的是为了理解星枢文明资料中提到的、也是铁心族普遍缺失的——“情感”与“直觉”在高级创造和决策中的作用。他的答辩冷静而直接:“逻辑推演存在极限。我需要补充‘非逻辑’认知模块,以达成更优化的进化路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一千名学子,背景、性格、追求各异,如同汇聚到星火之下的涓涓细流,充满了活力与不确定性。

学院的课程设置,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藩篱。

端木云亲自主讲的第一课《混沌初解与文明演进》,在最大的阶梯教室“寰宇堂”进行。他没有直接讲授高深的功法,而是从宇宙的诞生、物质的演化、生命的涌现讲起,将混沌法则的“无序中蕴有序”与文明发展的“曲折中向前”相联系,阐述守护与传承的意义。他的话语仿佛蕴含着大道真意,直指本心,让台下无论是修真弟子还是科技学者都听得如痴如醉,心生震撼。

星岚的《空间法则基础与应用》课,则是在一个可以随意变换空间结构的特殊教室进行。她挥手间折叠空间、制造虫洞雏形,将抽象的空间概念直观展现,并引导学子思考如何将空间技术应用于航行、防御、乃至日常生活。

凌风的《心剑明性与守护之道》更侧重于实战与心性锤炼。他要求学子们不仅练剑,更要“明心”,明确自己持剑为何。他在演武场上,仅凭目光中蕴含的剑意,就能让心志不坚的学子心神失守,但也会对努力领悟的学子给予关键的点拨。

文渊等学者的课程则包罗万象,从《星枢编年史》到《高等能量几何》,从《异星生态学》到《文明伦理学》。学子们需要学习大量的新知识,挑战固有的认知。

课堂内外,充满了思想的碰撞。常有修真弟子与科技背景的学子为了一个能量转换的效率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也常有像苏小蛮这样的“跨界者”提出将阵法符文集成到能量回路中的奇思妙想,而像“零”这样的异类,则会用严密的逻辑去分析一个法术模型的“情感驱动变量”,让人哭笑不得又深受启发。正是在这种激烈的交流与合作中,文明的壁垒开始松动,融合的萌芽悄然生长。

然而,星火的光芒越亮,吸引来的就不仅仅是飞蛾,还有隐藏在暗处的毒蛇与豺狼。

学院的成功与独立,让议会中的保守派如鲠在喉。几个传统修真大宗门,如“玄天宗”、“青冥剑阁”等,对端木云这种“离经叛道”、将高深知识“滥授于人”的做法极为不满,认为其动摇了修真界的根基。更有一些隐秘的组织,比如一个被称为“暗影商会”的、游走在灰色地带、专门倒卖禁忌知识与技术的跨国势力,对星枢文明的遗产垂涎三尺。

这些势力,不敢再明着挑衅端木云的威严,却将触角伸向了更隐蔽的角落。

试图混入学院的“特殊学子”数量增加了。他们伪装得极好,心性考核勉强过关,潜力测评也不差,但在日常行为中,总会流露出一些蛛丝马迹,比如过于关心核心区域的布局,对某些特定技术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切,或者暗中接触、拉拢那些背景简单、容易控制的学子。

学院外围,不明身份人员的活动愈发频繁。一些微小的、如同尘埃般的纳米探测机器人,或者附着着窥视法术的灵虫,开始尝试突破学院最外层的防御屏障,虽然大多都被“混沌周天护界”或“剑心警戒网络”瞬间湮灭,但其锲而不舍的尝试,说明了暗处窥探者的耐心与实力。

端木云对此心知肚明。他并未选择将学院打造成一个密不透风的铁桶,将所有威胁隔绝在外。在他看来,真正的强者,需要在风雨中成长。适当的压力与磨砺,对于这些初生的“星火”而言,是必要的催化剂。

机会很快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