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被迅速分解。技术团队负责第二、第三层陷阱的技术实现,压力巨大,但这群顶尖的程序员在陆辰宇的带领下,爆发出了惊人的创造力和执行力。
而林溪的任务则更为微妙和关键——她需要为这“多重陷阱”设计足以以假乱真的“艺术表现”。她必须精准把握阿哲的心理,让他相信他发现的每一个“瑕疵”都是真实可信的,同时又不能引起他更深层次的怀疑。
她坐在电脑前,调出阿哲早年那些充满破坏欲和混乱美学的作品,反复研究。她设计出不同层级的“错误”:从最初级的光线细微色偏,到中级的粒子效果短暂紊乱,再到最终陷阱触发时,那种仿佛整个数字空间基础规则都开始崩塌的、令人窒息的视觉奇观。
每一个“错误”都带着她深刻的艺术理解,却又巧妙地嵌入了阿哲偏执审美的影子。这无疑是一次对她精神和创造力的极致考验。
陆辰宇在处理完技术架构后,走到她身边,默默递上一杯热咖啡。他看着屏幕上那些充满张力却又暗藏危险的“错误”渲染图,低声道:“辛苦你了。”
林溪摇摇头,目光没有离开屏幕:“比起他当年试图强加给我的那些东西,这不算什么。我只是……把他想要的‘真实’,还给他而已。”
她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冰冷的决绝。
在开幕式开始前最后的几个小时里,这个名为“请君入瓮”的升级计划,终于如同一位技艺高超的工匠,将陷阱的最后一个齿轮严丝合缝地扣上。
整个系统看起来与往常无异,依旧稳定、精密、充满了林溪式的光影美感。但在那平静的表面之下,已经布满了无形的蛛网,等待着猎物的触碰。
陆辰宇和林溪并肩站在监控中心的大屏幕前,屏幕上分割出无数个画面——博物馆各个入口、展厅内部、“镜廊”装置的实时渲染效果、以及后台疯狂滚动的、经过伪装的数据流。
所有参与计划的人都屏息凝神,如同潜伏的猎手。
“各部门最后确认。”陆辰宇对着麦克风,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传达到每一个关键点位。
“安保组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