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网络安全总顾问,陈博士。
这个消息像一颗投入静湖的深水炸弹,在陆辰宇和林溪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他们千算万算,没算到对方的触手竟然能伸到项目内部,而且是如此核心、负责整体安保架构的关键人物!
“陈博士……”宋致远脸色发白,“开幕式的所有网络安保流程、监控盲区、应急响应机制,他都了如指掌!如果他被收买了,我们的计划很可能已经暴露!”
一股寒意从脊椎窜上头顶。如果陈博士倒戈,他们精心布置的陷阱不仅会失效,反而可能被对方将计就计,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陆辰宇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分析着局势。
“不一定。”他沉声道,眼神锐利,“沈玉媛会见陈博士,不代表陈博士一定被收买。可能是威胁,可能是利诱,也可能只是试探。但无论如何,我们的原计划风险已经不可控。”
他看向林溪和宋致远,当机立断:“计划必须调整!”
深夜的纪元工作室,灯火通明。核心团队被再次紧急召集。
“情况有变。”陆辰宇言简意赅地通报了陈博士的情况,没有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但足够让所有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们的‘陷阱’需要升级。原来的单一漏洞太被动,我们需要一个……无论对方从哪个方向来,都能让他现形的‘多重陷阱’。”
他走到“镜廊”系统的架构图前,目光如炬:“阿哲的目标是破坏‘镜廊’,证明林溪的‘错误’。那么,我们就给他不止一个‘错误’的选择。”
“第一层,”他的手指点向原来设定的那个视觉失真漏洞,“保持不变,这是明面上的诱饵,符合阿哲对林溪艺术的认知。”
“第二层,”他的手指移向数据交互接口,“在这里,埋设一个更深层的逻辑炸弹。一旦有人试图通过非正常路径深入系统内核,试图篡改核心光影算法,会立刻触发反向追踪程序,并记录所有操作行为。”
“第三层,也是最关键的一层,”他的手指重重敲在代表整个展厅环境传感器的模块上,“利用林溪‘灵感捕捉区’的概念,将所有的环境数据(温度、湿度、人流、甚至特定声波频率)都设置为潜在的触发变量。只要监测到符合阿哲行为模式的、异常的、试图寻找系统规律的数据探测行为,就自动标记,并模拟出相应的、局部的系统‘不稳定’征兆给他看,引导他走向我们预设的最终陷阱!”
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的、基于行为预测的防御反击网络。它不再是被动等待,而是主动引导和筛选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