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市井闲游遇奇士

一旁的乔老先生也捻须点头:“此法甚善!邻里和睦重于千金。老朽愿为见证。”

张李二人见有台阶下,又见此法确实公平,便都点头应允,互相赔了不是,牵着牛回去了。一场纷争,就此消弭于无形。

差役松了口气,对林曦拱手道:“多谢公子解围,省了俺们一番手脚。”

围观众人也纷纷称赞这书生明事理,有办法。乔老先生更是对林曦刮目相看,赞道:“公子不仅博学,更有仁心慧眼,巧化干戈,老朽佩服!”

此事一传十,十传百,不过半日功夫,“悦来客栈住着一位有学问又仁义的林公子”的消息便在郭北县传开了。接下来几日,竟陆续有人慕名而来,有的是请教诗文,有的是请求调解纠纷,甚至还有一富户家中幼儿夜啼不止,疑是冲撞了邪祟,也厚礼来请林曦去看看。

林曦本是借此体验民情,倒也来者不拒。调解纠纷便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至于那幼儿夜啼,他魂力稍一探查,便知是受了惊吓,魂不稳,便画了一道安魂符(以自身温和魂力凝聚),让那家人置于幼儿枕下,并嘱咐其父母多陪伴安抚。不过两夜,那幼儿果然安睡如常。富户感激不尽,奉上厚酬,林曦只取了些许茶资,余者尽数退回。

如此一来,林曦在郭北县竟博得了个“仁侠书生”的美名。连县衙的师爷都听闻了,特意前来拜访,言语间颇有招揽之意,被林曦婉言谢绝了。

乔老先生与林曦更是成了忘年交,时常邀他至家中品茗,观赏其收藏的各类奇石古物。林曦也借此机会,向乔老先生请教了许多本地乃至更远地域的山川形势、古道遗迹。乔老先生倾囊相授,还翻出几本祖传的、绘有古怪符号的残破舆图给林曦看,说那是祖上一位喜好游历的先人所留,标注了些疑似上古祭坛、古城废墟的地点,其中一处,正在西北方向,与那日醉酒老兵赵老三所言隐隐吻合。

林曦心中暗喜,将这些信息一一记下。他越发觉得,这人间市井,看似平凡,却如同一条暗流涌动的江河,表面是柴米油盐,底下却可能藏着通往远古秘辛的钥匙。

这一日傍晚,林曦与乔老先生在城门口酒肆小酌。夕阳西下,染红天际。乔老先生饮尽杯中酒,叹道:“林公子非池中之物,郭北县这小地方,留不住你。老朽痴长几岁,看得出公子志在四方。他日若有所成,莫忘了这郭北县,还有老朽这个朋友。”

林曦举杯敬道:“老先生金玉之言,晚生谨记。此番游历,获益良多,皆赖先生指点。他日有缘,定当再来拜访。”

两人相视一笑,尽饮杯中酒。暮色渐浓,郭北县华灯初上,炊烟袅袅,一派安宁景象。

林曦知道,是时候离开郭北县,继续他的旅程了。西北沙漠,那座可能存在的“发光古城”,在召唤着他。而在这座小城短暂的停留,不仅让他收获了线索,更让他深切地体验了人间烟火,感受到了平凡生活中的智慧与温情。游历,让他明白,真正的修行,或许不在云端,而在这滚滚红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