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主任在一旁搓了搓手,接过话头,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小王啊,刘主任和我商量了一下。区里不支持,光靠咱们街道和厂里,全额承担这个费用,压力确实太大。万一…万一效果不理想,这责任,谁也担不起啊。所以…”
刘副主任直接宣布了决定:“所以,经过我们研究决定,你报告里的这两个项目,暂时不予立项。”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墙上的挂钟在滴答作响。王超能感觉到两位领导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失望,脸上努力维持着平静。
“我明白了,刘主任,马主任。”王超的声音依旧平稳,听不出太多波澜,“服从组织的决定。感谢领导为我们厂争取。”
刘副主任对他的反应似乎有些意外,脸色缓和了些,语气也放软了:“王超同志,你不要灰心。你的出发点是好的,报告也写得很有水平。只是现在条件还不成熟。厂里现在有了计划内指标,形势一片大好,先把现有生产抓好,把基础打得更牢靠。技术革新的事情,可以慢慢摸索,积累经验,等以后条件具备了再提。”
“是,刘主任,我明白。”王超点头,语气诚恳,“我们会集中精力抓好当前生产,确保完成各项任务指标。”
从刘副主任办公室出来,马主任跟了出来,拍拍王超的肩膀,叹了口气:“小王,别往心里去。这事…唉,还是咱们厂子小,底子薄,上面不放心啊。你这想法是好的,就是…就是时机不对。”
王超笑了笑,反过来安慰马主任:“主任,没事。本来也就是个尝试,不成也在意料之中。就像刘主任说的,咱们先把眼前的工作做好,日子还长着呢。”
话虽如此,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关上门,王超还是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感。跨越时代的知识与眼光,与落后现实之间的鸿沟,再一次清晰地横亘在眼前。即便他已经尽可能地调整策略,使其显得“接地气”,但“技术革新”这四个字本身,在这个资源匮乏、强调稳妥的时代,依然是一道高高的门槛。
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忙碌的厂区。工人们正在将新到的计划内黄豆搬运入库,空气中似乎都飘荡着豆粉的香气。明面上的道路,依靠政策和管理,可以走得平稳,但想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触及核心的效率提升,却依然困难重重。
然而,这次挫败并没有让他消沉。他想起系统空间里悄然增长的资金,想起老陈那条隐秘的渠道。明路不通,暗线犹在。技术的门槛很高,但并非不可逾越。只是需要更多的耐心,更灵活的策略。
他重新坐回办公桌前,摊开新的稿纸。申请被拒了,但技术革新小组可以保留,小改小革可以继续。同时,那条隐秘的五金物资渠道,需要更精心的运作。资本的积累,经验的沉淀,都在为未来的某个时机做准备。
第九十四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