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历史谋士界(8-13)

“是。”阿吉见先生如此镇定,也安心了不少,躬身退下。

午后,炎彻的赏赐和口谕到了。赏赐是些金银绸缎,不算特别丰厚,但意义重大。口谕则是对苏喆“勤勉任事,明察秋毫”的褒奖,并正式授予他全权处理漕运整顿事宜,可先斩后奏之权。

这表明,炎彻对漕运案的结果非常满意,并且给予了他更大的信任和权力。

送走传旨的内侍,苏喆看着那代表着权力和信任的手谕,脸上并无多少喜色。权力越大,责任越重,面临的危险也越多。他必须更加谨慎。

他召来了那位之前被王主事排挤、相对老实些的李书吏。李书吏此刻面对苏喆,已是战战兢兢,毕恭毕敬。

“李书吏,漕运日常事务,暂且由你代理。”苏喆将一份名单递给他,“这份名单上的人,暂时停职,配合调查。空缺的职位,由你从平日勤勉、未有劣迹的吏员中择优暂代。若有差池,唯你是问。”

李书吏双手接过名单,看了一眼,上面多是王主事的亲信党羽,心中既惊且喜,连忙躬身道:“下官必定恪尽职守,不负大人重托!”

这是苏喆的驭下之道,打一批,拉一批。清除掉核心的蛀虫,稳住中间派,提拔一些不得志但有能力的人,才能最快速度恢复衙署运转,推行他的新政。

处理完这些具体事务,苏喆再次将注意力放回那份《漕运新政疏略》上。他写得极为认真,引经据典的同时,又结合了现代管理的某些思路,力求既符合此界实际情况,又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放下笔时,窗外已是夕阳西沉。

他长长舒了一口气,感到一阵精神上的疲惫,但内心却颇为充实。这种通过自身智慧和努力,一步步扭转局势、开创局面的感觉,与他单纯依靠武力或系统技能完成任务时截然不同,带着一种独特的成就感。

然而,就在他心神放松的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