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我偷偷记了几个工业风的小物件,比如那个齿轮造型的挂钟,挂在玄关不占地儿,你看行不?”
便签边缘沾着一点蓝墨水,是你在工地记施工日志时蹭上的。
那天,我帮你导照片到云盘,滑动的指尖突然顿住——
相册深处藏着个加密文件夹,密码是我们的纪念日。
点开时愣住了,三十多张工业风细节图铺了满屏:
水泥自流平地面的反光角度拍得清清楚楚,配文标着“湿度80%时易返潮,需加防潮层”;
黑铁灯具的焊接点特写成特写,备注里记着“接缝处,需打磨三次才不刮手”;
甚至连裸露的管道走向都画了草图,旁边标着“刷哑光漆更显质感,且不易积灰”。
每张图的拍摄时间都在我念叨“藤编灯温柔”之后,最早那张的拍摄日期,正是你删掉金属吊灯的第二天。
我指尖划过屏幕,忽然想起你某天晚上对着手机皱眉,我凑过去时你慌忙按灭屏幕,只说“看施工视频呢”;
想起你网购的水泥色乳胶漆小样被藏在柜角,标签上还粘着我随口说“浅灰更显亮”时你划掉“深灰”的铅笔印;
想起你跟工长打电话时特意问“要是后期想改软装,墙面基层得怎么处理才能不掉漆”。
我当时只当你是谨慎,现在才懂,你早就在为“我的喜欢”留后路。
原来你不是没坚持过。
那些被你折起来的“喜欢”,藏在加密文件夹的角落,藏在铅笔涂改的标签上,藏在跟工长讨教的细节里,像舍不得丢的旧邮票,小心翼翼夹在相册深处,却把整本相册的空白页,都留给了我偏爱的藤编、棉麻和暖黄灯光。
后来,我问你为什么,你挠着头笑:
“看你盯着藤编灯眼睛发亮的样子,就觉得水泥地再酷,也没你眼里的光好看。”
小主,
阳光从窗帘缝里钻进来,刚好落在你手机屏幕的工业风图片上,那些冷硬的线条,突然变得软乎乎的——
爱不是谁赢谁输,是明明手里攥着自己的偏爱,却甘愿把它叠成纸船,放进对方的河流里,看它漂向更远的地方。
去建材市场那天,你拽着我往乳胶漆区跑,像揣着什么宝贝。
货架上的漆罐排得整整齐齐,你却直奔最里面那排,拿起一罐浅灰色的就往购物车里放:
“这个好,竹炭含量比国标高15%,导购说孕妇小孩都能用。”
我愣了愣:
“咱们现在用不上这个吧?”
你突然红了耳根,低头去看价签:
“谁说用不上?万一呢……以后的事,早打点总没错。”
付款时我才发现,这罐漆比普通款贵了近一倍。
罐身的“净味环保”字样在灯光下泛着细光,标签上的检测报告密密麻麻,最后一行小字写着“母婴适用”,像藏了个温柔的秘密。
你却拍着购物车笑,指尖在屏幕上的订单详情里,划了又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