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这天,杭州总院的药膳园里格外热闹。五个穿着浅绿布褂的孩子站在园子里,好奇地看着周围的春笋、莲子和当归 —— 他们是洛阳预备班来交流的学员,最大的十岁,最小的只有五岁,都是第一次见到江南的特色食材,对着满园的食材,既好奇又有点不知所措。
“这是什么呀?长得像小竹笋,但是比我们洛阳的竹笋细。” 十岁的男孩壮壮指着春笋,小声问身边的洛阳预备班老师。
老师还没来得及回答,一个小小的身影就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根春笋:“这是江南的春笋,不是小竹笋哦!我娘教我辨过,春笋和你们洛阳的毛笋不一样。”
孩子们回头一看,是萧念桃。他穿着浅蓝布褂,梳着两个小发髻,手里拿着一根春笋,另一只手里还拿着一根毛笋,显然是特意准备好的。
“你是谁呀?你知道怎么辨春笋和毛笋吗?” 五岁的小女孩妞妞怯生生地问。
“我叫萧念桃,你们可以叫我念桃,” 念桃笑着说,“我娘教我辨过春笋和毛笋,我教你们呀!”
他把春笋和毛笋放在地上,让孩子们围过来:“你们看,春笋的尖部是紫色的,毛笋的尖部是绿色的,这是最容易辨的地方。还有,春笋的身子细,毛笋的身子粗;春笋的壳薄,摸起来光滑,毛笋的壳厚,还带点小绒毛,摸起来有点扎手。”
壮壮蹲下来,摸了摸春笋和毛笋的壳,点点头:“真的!春笋的壳很光滑,毛笋的壳有点扎手!”
“还有一个办法,” 念桃说,“你们可以掐一下笋尖,春笋的笋尖嫩,很容易掐进去;毛笋的笋尖老,很难掐进去。你们试试。”
孩子们纷纷伸手掐笋尖,妞妞掐了一下春笋的笋尖,很容易就掐进去了,她兴奋地说:“真的!春笋好嫩!”
念桃又拿起一个莲子和一个芡实,递给孩子们:“这个是莲子,这个是芡实,你们能分清吗?我以前也分不清,我娘教我摸一摸,尝一尝。莲子硬一点,有点清甜;芡实软一点,有点涩涩的。你们可以摸一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