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菜豆腐羹太淡,要加点火腿提鲜”
“腌笃鲜里的五花肉太多,扬州人爱吃瘦肉”
“莲子要选本地的‘建宁莲子’,比外地的糯”
问题越来越多,周虎的笔记本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他看着这些问题,心里越来越着急 —— 他在京城和洛阳做药膳都很顺利,没想到来扬州会遇到这么多困难,要是解决不了,怎么向苏姑娘交代?
这天晚上,周虎坐在桌前,看着苏软桃给他的 “分店筹备手册”,里面写着 “遇问题及时沟通,不要硬扛”,他深吸一口气,拿出信纸,开始写信:
“苏姑娘:
展信佳。
我已到扬州多日,考察了食材市场,试做了招牌药膳,遇到两个难题:一是扬州春笋与江南春笋不同,焯水后仍偏硬,影响口感;二是本地人口味偏咸鲜,对药膳的微甜接受度低,试做的春笋虾饺和当归羊肉汤反馈不佳。
我已记录本地食材特点和口味偏好,却不知如何调整配方,怕改了配方丢了桃记的江南味,又怕不改不合本地人口味。恳请苏姑娘指点,盼复。
周虎 敬上”
写完信,周虎仔细折好,交给驿站的人,让他们尽快送到京城。他站在窗前,看着扬州的夜景,烟雨蒙蒙,远处的灯笼亮着暖黄的光,心里既焦虑又坚定 —— 不管遇到多少困难,他都要把扬州分店办好,不辜负苏姑娘的信任,也不辜负自己的努力。
几天后,周虎收到了苏软桃的回信,信里还夹着一张 “扬州药膳配方调整建议”:
“周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