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的扬州,烟雨蒙蒙,青石板路被雨水打湿,泛着淡淡的光泽。周虎提着个竹篮,站在扬州最热闹的东关街街口,看着来往的行人,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 他奉命来扬州筹备桃记分店,这是他第一次独立负责一家分店,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分店办好,不辜负苏姑娘的信任。
周虎是京郊农户家的儿子,之前在桃记总店当学徒,跟着苏软桃学做药膳,后来因为做事认真、能吃苦,被提拔为洛阳分店的副掌柜,这次扬州分店筹备,苏软桃特意选中了他,说 “你能吃苦,又懂食材,扬州分店交给你,我放心”。
他先去了东关街的食材市场,想看看扬州的食材和京城有什么不一样。市场里很热闹,卖春笋的、卖莲子的、卖水产的摊位一个挨着一个,周虎走到一个卖春笋的摊位前,拿起一棵春笋,问摊主:“老板,您这春笋是本地的吗?多少钱一斤?”
摊主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伯,笑着说:“小伙子,这是扬州本地的春笋,刚挖的,新鲜得很,二十文一斤。你是来做买卖的吧?看你这打扮,不像本地的。”
“我是京城桃记药膳馆的,想来扬州开分店,特意来看看食材。” 周虎笑着说,拿起春笋仔细看了看 —— 这扬州春笋比京城的粗一些,外壳更厚,摸起来硬度也大,和苏姑娘教的 “江南春笋” 不太一样。
他又去了卖水产的摊位,扬州靠水,水产丰富,鲫鱼、螃蟹、虾应有尽有,摊主说 “扬州人爱吃鲜,做药膳用本地水产,肯定受欢迎”。周虎记在笔记本上,还买了些新鲜的鲫鱼和虾,打算回去试做药膳,看看本地人的口味。
回到临时租住的小院,周虎立刻动手试做 “春笋虾饺”—— 这是桃记的招牌菜,在京城和洛阳都很受欢迎。他按照苏软桃教的方法,把春笋剥壳、焯水、切碎,和虾泥拌在一起,加了少许盐和料酒,包成虾饺,上锅蒸。
蒸好后,周虎先尝了一个,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 —— 扬州春笋焯水后还是有点硬,口感不如江南春笋嫩,而且虾泥的鲜味被春笋的硬感盖过了,味道比京城的差了不少。
他不甘心,又做了一碗 “当归羊肉汤”,按照京城的配方,加了少许冰糖提鲜。刚做好,房东王婶就来了,她是土生土长的扬州人,笑着问:“小伙子,做什么好吃的呢?闻着挺香。”
“王婶,我做了当归羊肉汤,您帮我尝尝,看看合不合扬州人的口味?” 周虎赶紧盛了一碗,递给王婶。
王婶喝了一口,咂咂嘴说:“汤是鲜,就是有点甜,我们扬州人爱吃咸鲜口,太甜的不太习惯。你这汤要是在扬州卖,估计得少放糖,多放点生姜,中和一下甜味。”
周虎心里一沉,赶紧把王婶的话记在笔记本上 —— 口味偏甜不被接受,春笋口感硬,这两个问题要是解决不了,分店的生意肯定会受影响。
接下来的几天,周虎又试做了 “荠菜豆腐羹”“江南腌笃鲜” 等桃记的招牌药膳,每次都请房东王婶、邻居李伯等本地人试吃,收集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