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明悲歌 小酒通玄 5472 字 1个月前

“还有,”崇祯补充道,“你让刑部、吏部、都察院联合成立‘清查阉党委员会’,由你任主任,毕自严、许显纯任副主任,按照魏忠贤供出的名单,逐一清查阉党成员。凡是涉案的,不管官职大小,一律革职查办;情节严重的,打入天牢;主动自首、揭发同伙的,可以从轻发落。务必在一个月内,把阉党余孽全部清除干净!”

“臣遵旨!”乔允升站起身,心里沉甸甸的——这清查阉党可不是小事,涉及两百多人,还要牵扯到各地官员,一个月内完成,难度极大。但他知道,陛下心意已决,只能全力以赴。

乔允升走后,崇祯坐在书案后,拿起魏忠贤的供词,又看了一遍。上面写着“东林党人虽清流,却空谈误国,不可重用”——这话虽然是魏忠贤的诋毁,但也有几分道理。东林党人确实有不少忠臣,但也有很多只会说不会做的书呆子,若是真让他们掌控朝政,恐怕会比阉党好不了多少。

“陛下,皇后娘娘派人来请您去坤宁宫用膳。”小太监进来禀报。

崇祯放下供词,站起身。这几天忙着处理阉党的事,他几乎没怎么好好吃饭,此刻确实有些饿了。

走进坤宁宫,一股饭菜的香气扑面而来。周氏穿着一身浅粉色宫装,正站在殿门口等他,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看到他进来,赶紧上前见礼:“臣妾参见陛下。”

“皇后免礼。”崇祯扶起她,握住她的手。周氏的手暖暖的,让他紧绷的心弦稍稍放松了些。

两人走进殿内,桌上已经摆好了四菜一汤:一盘清炒菠菜,一盘红烧肉,一盘清蒸鲈鱼,一盘炒鸡蛋,还有一碗鸡汤。都是些家常小菜,没有丝毫奢华。

“陛下最近操劳过度,臣妾让人做了些清淡的饭菜,陛下尝尝。”周氏柔声说道,给崇祯盛了一碗鸡汤。

崇祯喝了一口鸡汤,暖暖的汤水流过喉咙,舒服得叹了口气。他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味道醇厚,正是他喜欢的口味。

“还是皇后做的菜好吃。”崇祯笑道,脸上露出几分难得的轻松。

周氏见他开心,也笑了:“陛下喜欢就好。对了,魏忠贤的事处理得怎么样了?”

崇祯放下筷子,叹了口气:“魏忠贤招了,罪证确凿,本来要凌迟处死,结果今天在天牢里自尽了。朕已经下令把他曝尸三日,以儆效尤。阉党的家产正在查抄,预计能有一千万两白银,户部的困境能缓解些。只是东林党人想趁机夺权,勋贵也不安分,辽东的袁崇焕还没进京,西北的灾民还在挨饿……事情还多着呢。”

周氏握住他的手,轻声道:“陛下,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您刚登极没多久,就能拿下魏忠贤这样的权臣,已经很了不起了。慢慢来,臣妾相信您,一定能把这江山治理好。”

崇祯看着周氏温柔的眼神,心里暖暖的。在这尔虞我诈的朝堂上,在这千疮百孔的江山里,只有周氏,能给她一丝温暖和慰藉。

“皇后,有你在,真好。”崇祯轻声说道。

两人边吃边聊,聊了些家常,也聊了些宫里的琐事。崇祯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下来,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些。

吃完饭,崇祯在坤宁宫坐了一会儿,就起身回文华殿。刚走到殿门口,就见王承恩急匆匆地跑过来,手里拿着一份奏折。

“陛下,辽东急报!”王承恩喘着粗气,“后金新大汗皇太极,趁袁崇焕军饷不足、军心不稳,率领五万铁骑攻打锦州,锦州守将祖大寿请求朝廷速发援兵!”

崇祯心里一沉——皇太极果然趁虚而入!他接过奏折,快速看了一遍。上面写着:后金铁骑已于八月廿七包围锦州,日夜攻打,祖大寿兵力不足,粮草将尽,请求朝廷速发军饷、派援兵,否则锦州危在旦夕!

“毕自严!”崇祯厉声喊道。

毕自严正在隔壁殿处理查抄阉党家产的事,听到喊声赶紧跑过来:“臣在!”

“立刻从查抄的阉党家产里拨一百万两白银,作为辽东军饷,让快马连夜送往锦州!”崇祯语气急促,“另外,传朕的旨意,命山海关总兵赵率教率领三万兵马,驰援锦州!告诉祖大寿,务必坚守锦州,等援兵一到,内外夹击,击退后金!”

“臣遵旨!”毕自严不敢耽搁,赶紧转身去办。

崇祯站在殿门口,望着远处的宫墙。阳光渐渐西斜,把宫墙的影子拉得很长。锦州告急,袁崇焕还没进京,东林党人还在虎视眈眈,阉党余孽还没清除干净……这大明江山,真是一刻都不得安宁!

“陛下,袁崇焕的使者到了!”小太监又跑进来禀报,“说袁崇焕已经启程进京,预计三日后到达,让使者先来禀报陛下。”

崇祯心里稍稍安定了些:“让使者进来。”

使者是个年轻的参军,穿着一身铠甲,风尘仆仆地走进来,跪倒在地:“末将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袁大人已率五百亲兵启程进京,预计三日后抵达,特命末将先来禀报陛下。”

“知道了。”崇祯点了点头,“你告诉袁崇焕,朕在文华殿等他,让他速来京议事。另外,锦州被围,朕已派赵率教驰援,命他在进京途中,务必协调好辽东防务,不可出任何差错。”

“末将遵旨!”使者躬身退下。

崇祯回到文华殿,坐在书案后,拿起那份锦州急报,眉头紧锁。皇太极刚继位就敢率军攻打锦州,显然是想给大明一个下马威。若是锦州丢了,山海关就暴露在金军铁骑之下,后果不堪设想!

“陛下,清查阉党委员会的名单拟好了,请您过目。”乔允升拿着一份名单走进来。

崇祯接过名单,快速看了一遍。上面除了乔允升、毕自严、许显纯,还有六部的侍郎、都察院的御史,一共二十人,都是些正直、有能力的官员,没有东林党人,也没有阉党余孽。

“很好。”崇祯点了点头,“就按这个名单办。明日起,正式开始清查阉党,务必做到公正、彻底,不能放过一个坏人,也不能冤枉一个好人。”

“臣遵旨!”乔允升躬身退下。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文华殿里点上了蜡烛。崇祯坐在书案后,看着桌上的奏折、账册、急报,心里像压了块石头。他知道,接下来的几天,会更加忙碌——要迎接袁崇焕进京,要处理锦州战事,要清查阉党余孽,要应对东林党人的夺权……

可他没有退路。从他接过传国玺的那一刻起,他就是大明的皇帝,这千疮百孔的江山,这受苦受难的百姓,都需要他来守护。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哪怕最后会粉身碎骨,他也要拼尽全力,走下去!

列位看官,魏忠贤虽死,但阉党余孽还没清除干净,锦州又被后金包围,袁崇焕即将进京。崇祯皇帝能否顺利击退后金,能否彻底清除阉党,又能否驾驭得了东林党和袁崇焕?

咱们下回分解——且听第四章“辽东召对:崇焕立誓复辽土,新帝亲授尚方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