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私心。
嘉靖近来修道更勤,对丹药的依赖加深,而陈恪间接掌控的火药局与道录司炼制“五金八石”颇有交集,且陈恪办事“贴心”,他潜意识里不愿放走这个用得顺手的“管家”。
总之,嘉靖帝的意志如山,陈恪无法违逆。
退出精舍,陈恪心中郁结。陕西局势刻不容缓,若无人能镇住场面,前期努力恐将前功尽弃,届时民怨沸腾,终究还是朝廷、是百姓受苦。
他漫步在西苑甬道上,寒风掠过,吹起他官袍下摆。
忽然,一个身影闯入他的脑海——那个在户部值房里,面对账册目眦欲裂、为灾民疾苦痛心疾首、不惜得罪满堂同僚的海刚峰!
海瑞!
此人刚直不阿,铁面无私,心中唯有社稷百姓,绝无结党营私之念。且他官职不高,并无显赫背景,派他前去,不会引发各方势力过度警惕。
最重要的是,只要赋予他足够的权柄,他定会像一把无情的刮骨刀,将陕西官场的腐肉烂疮刮得干干净净!
他不在乎得罪人,不在乎自身安危,只在乎朝廷法度能否贯彻,灾民能否得救!
对!就是他!
陈恪眼中精光一闪,立刻转身,再次向精舍求见。
黄锦见他去而复返,面露讶异,但还是入内通传。片刻后,陈恪再次踏入那沉水香弥漫的空间。
“陛下,”陈恪这次不再提自身,而是开门见山,“臣方才思及一人,或可解陕西之困局。”
“哦?”嘉靖帝依旧闭目,声音慵懒,“何人?”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海瑞。”陈恪清晰地说道。
嘉靖帝捻动玉圭的手指微微一顿,缓缓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与玩味:“海瑞?那个……在户部搅得鸡犬不宁的海笔架?”
“正是此人。”陈恪语气坚定,“海瑞此人,性情刚烈,廉洁如水,于钱粮刑名之事极为较真,眼中揉不得沙子。更难得的是,他心中唯有朝廷法度与百姓疾苦,毫无私心。此番陕西赈灾,贪墨横行,吏治废弛,正需此等铁面无私、不畏权贵之臣,持陛下钦命,以雷霆手段整肃官场,确保每一文钱粮皆能用于灾民!臣以为,授海瑞钦差关防,许其便宜行事之权,前往陕西总督赈灾后续事宜,必能涤荡污秽,安定民心!”
小主,
嘉靖帝沉默着,目光幽深地打量着陈恪。他在权衡。
派海瑞去?这倒是个有趣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