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一早,王文韶派人来驿馆,让苏半城派人去取竹简。苏半城装作犹豫的样子,说:“大人,取竹简的人必须是草民的心腹,不然他们不知道具体的藏地。只是草民的人现在都在太原,若是派人去叫,一来一回至少需要十天时间,怕是会耽误大人的事。”
来传话的笔帖式皱了皱眉,回去禀报了王文韶。没过多久,王文韶亲自来了驿馆,脸色有些难看:“苏承宗,你是不是故意拖延时间?”
“草民不敢。”苏半城连忙解释,“大人有所不知,晋祠的圣母殿匾额很高,需要特制的梯子才能上去;平遥老宅的地砖下有机关,若是不知道诀窍,根本打不开;张家口分号的金库暗格更是需要特制的钥匙。这些都只有草民的心腹知道,外人根本办不了。”
王文韶盯着苏半城看了半天,似乎在判断他说的是真是假。过了一会儿,他才沉声道:“好,我再给你十天时间。十天后,我要见到三处竹简,若是见不到,你和你的家人,还有汇通钱庄,都别想好过!”
“多谢大人宽宏大量。”苏半城躬身行礼,心里却暗暗松了口气——十天时间,足够老周他们做好准备了。
王文韶走后,苏半城再次借着夜色,把取竹简的具体方法和路线写在纸条上,夹在半枚铜钱里扔出了院墙。他知道,老周看到纸条后,一定会按照计划行事——先派人去张家口分号,把藏在金库暗格里的竹简换成假的;再去平遥老宅,把真竹简取出来,藏到更安全的地方;至于晋祠的竹简,暂时不动,等时机成熟再说。
十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第十天一早,苏半城的心腹伙计李三带着三个木盒来到了军机处。王文韶迫不及待地让人打开木盒,里面果然装着三根楠竹竹简,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字迹,与账册上的内容分毫不差。
王文韶拿起竹简,仔细看了半天,确认是真的后,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他看着苏半城,语气缓和了一些:“苏承宗,你还算识相。放心,我答应你的条件,一定会做到。你现在可以回太原了。”
苏半城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躬身道:“多谢大人成全。草民这就启程回太原,以后再也不敢掺和官场之事了。”
随后,苏半城收拾好行李,跟着李三离开了军机处。坐在回太原的马车上,苏半城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京城,心里暗暗庆幸——这次京城之行,虽然凶险,好在最终化险为夷。他知道,王文韶拿到假竹简后,肯定会以为万事大吉,暂时不会再找苏家的麻烦。而真正的竹简,还藏在平遥老宅的秘密地点,这才是苏家最大的保障。
马车一路向南,朝着太原的方向驶去。苏半城靠在车厢里,闭上眼睛,开始盘算着回太原后的计划——首先要安抚好家人和伙计,然后加强汇通钱庄的安保,再派人去张家口和晋祠,把剩下的假竹简也换成真的,确保万无一失。
他知道,官场的纷争从未停止,这次只是暂时躲过了一劫。以后的路,还需要更加谨慎地走下去。但只要有那三份真竹简在,只要汇通钱庄还在,苏家就有立足之地。想到这里,苏半城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他轻轻摸了摸怀里的玉扳指,心里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