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山没想到王怀安会帮苏半城,气得脸色铁青,却又不敢反驳——王怀安是太原知府,真要按律办事,他还真讨不到好。“好,好!”张启山狠狠跺脚,“你们等着!我这就回北京,找李中堂评理去!”说完,他转身跳上马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看着张启山的马车走远,王怀安才对苏半城道:“苏东家,今日之事,我帮你挡了,但张启山肯定不会罢休,你自己多小心。”
苏半城拱手道谢:“多谢王大人。大人的恩情,我苏某记在心里,日后必有报答。”
王怀安摆摆手:“你不用谢我,我也是为了太原的安稳。这官场的浑水,能不蹚就不蹚。”说完,他也带着随从离开了。
回到钱庄,老周早已在门口等候,见苏半城平安回来,松了口气:“东家,您没事吧?”
“没事。”苏半城走进客堂,坐在椅子上,端起茶盏喝了一口,“王怀安是个聪明人,知道这浑水不能蹚,所以帮咱们挡了张启山。不过,张启山回了北京,肯定会跟李鸿章告状,接下来,咱们要面对的,可能是更大的麻烦。”
他放下茶盏,眼神变得锐利:“老周,你去告诉所有分号的掌柜,最近都收敛点,别惹任何麻烦;再让明远从张家口分号调一批银子过来,咱们手里有银子,心里才不慌。另外,你再去晋祠一趟,跟老道说一声,让他多留意圣母殿的匾额,别让人动了里面的竹简。”
老周一一记下,刚要转身,苏半城又道:“还有,把原账册烧了吧。”
“烧了?”老周愣住了,“东家,这原账册不是还能用来应付官府吗?”
“现在留着就是祸根。”苏半城摇摇头,“张启山回了北京,李鸿章肯定会派人来查,要是查到原账册,反而会给他们借口。咱们有三处竹简,足够自保了,原账册留着没用,不如烧了干净。”
当晚,苏半城亲自将原账册拿到后院的炭盆边,看着火苗将纸页一点点吞噬,直到化为灰烬。他站在炭盆边,看着跳动的火苗,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始。李鸿章不会善罢甘休,左宗棠那边也未必能完全依靠,接下来的路,只能靠自己一步步走下去。
第二日一早,老周就带来了消息,张家口分号的银子已经在运来的路上,平遥老宅和晋祠那边也都安排妥当了。苏半城点点头,走到钱庄的柜台前,看着来来往往的客人,脸上露出一丝平静的笑容。不管接下来有多少风浪,他都会守住汇通钱庄,守住苏家的根基。
就在这时,门口突然来了一个穿着长衫的陌生人,手里拿着一封信,递给苏半城:“苏东家,这是胡雪岩大人托我给您带来的信。”
苏半城心里一动,胡雪岩自从倒台后,就很少跟外界联系,这次突然来信,不知道有什么事。他接过信,拆开一看,里面只有短短一句话:“李鸿章已派军机处之人赴晋,慎之。”
苏半城的脸色瞬间变了。军机处的人,那可比太原知府厉害多了。他握紧手里的信纸,眼神变得凝重起来。看来,真正的考验,马上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