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集:烛下断谋

陈先生点点头,拿着银子去了后院。堂屋里只剩下苏半城一人,他看着桌上空荡荡的账册,心里忽然有了主意。他把账册重新放回铁匣,锁好后,又让人把铁匣搬到自己的卧室。随后,他找出一张空白的纸,模仿账册上的字迹,写了几行无关紧要的流水账,又故意弄上些茶渍,看起来像是旧账册的一部分。

做完这些,他才松了口气。若是张启山再来逼问,他就用这张假账页应付,先稳住对方再说。

第三日一早,张启山果然又来了。他这次没坐乌篷马车,而是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身后跟着两个精壮的随从,一看就是来者不善。

进了客堂,张启山也不绕弯子,直接道:“苏东家,三日之期已到,你考虑得怎么样了?江南织造的文书,我已经带来了,只要你把账册交出来,文书就是你的。”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张折叠整齐的文书,递了过去。

苏半城接过文书,展开一看,上面果然写着“江南织造经营权”几个大字,落款处还有李鸿章的署名,只是没有盖官印。他心里冷笑,面上却装作认真的样子,反复看了几遍,才道:“张先生,这文书没有官印,怕是不算数吧?我要是拿着这张纸去江南,那些织造局的官员,能认吗?”

张启山脸色一沉:“苏东家,李中堂的署名还不够吗?等你交了账册,我立马带你去吏部补盖官印,绝无虚言。”

“虚言倒不至于,”苏半城放下文书,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只是这账册关系重大,我若是交出去,万一官印补不上,我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如这样,你先把盖了官印的文书拿来,我当场把账册给你,咱们一手交文,一手交账,谁也不亏。”

张启山没想到苏半城会这么坚持,他眼神闪烁了片刻,道:“苏东家,盖官印得走流程,不是一天两天能办好的。这样,我再给你加五万两银票,总共十万两,你先把账册给我,文书的事,我保证十日之内办好。”

苏半城摇摇头:“张先生,钱我不缺,我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保障。你也知道,这账册牵扯到军机处的大人,我要是交出去,万一出了什么事,我苏家可承担不起。”

张启山见苏半城油盐不进,终于忍不住变了脸:“苏承宗,别给脸不要脸!你以为你能躲得过吗?李中堂想要的东西,还没有得不到的!”

苏半城也放下了茶盏,语气冷了下来:“张先生,话可不能这么说。我汇通钱庄在太原城开了几十年,靠的是诚信经营,不是谁的威胁就能吓住的。账册我确实有,但我不能交,除非你拿出能让我信服的保障。”

张启山盯着苏半城看了片刻,忽然笑了:“好,算你有种。我再给你三日时间,三日之后,我要是还拿不到账册,就别怪我对你不客气!”说完,他站起身,带着随从怒气冲冲地走了。

看着张启山的背影,苏半城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他知道,张启山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日子,怕是不会太平了。

果然,没过几日,太原知府就带着一群衙役来了汇通钱庄,说是“例行查账”。可这群人一进来,就直奔后宅的密室,若不是老周拦着,差点就闯了进去。

知府坐在客堂里,手里拿着账本,却根本不看,只是时不时问一句:“苏东家,听说你最近得了一本旧账册?是关于左宗棠西征的?”

苏半城心里清楚,这是张启山搬来的救兵,却还是装作茫然的样子:“知府大人说笑了,我就是个开钱庄的,哪有什么西征的旧账册?许是有人造谣,您可别信。”

知府冷笑一声:“苏东家,别跟我装糊涂。张大人已经把事情都告诉我了,那账册关系到朝廷大事,你要是藏着不交,就是抗旨不遵!”

苏半城脸色不变,依旧道:“知府大人,没有的事,我怎么交?您要是不信,可以随便查,只要不扰了钱庄的生意就行。”

衙役们查了一整天,翻遍了钱庄的所有账房,也没找到那本旧账册。知府没办法,只好带着人走了,临走前还撂下一句:“苏东家,你最好识相点,不然下次,我可就不是来查账这么简单了。”

送走知府,老周担忧道:“东家,官府这是盯上咱们了,怎么办?”

苏半城沉吟片刻,道:“把原账册烧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周一惊:“烧了?那要是以后用得上怎么办?”

“现在原账册就是个祸根,留着只会让官府有借口来查。”苏半城语气坚定,“咱们有竹简就够了,只要竹简在,就不怕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