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集:雨夜翻账

时间一点点过去,太阳从东边升到头顶,又慢慢向西边落下,周大人查了一整天,却什么都没发现。他皱着眉,看着苏半城:“苏东家,怎么没看到同治十年代运西征军需的详细流水?只有一些大概的记录,这可不行,上面要的是详细账目。”

苏半城心里早有准备,笑着说:“周大人有所不知,当年的详细流水在平遥分号,太原这边只有汇总的记录。要是大人需要,我让人去平遥取来,只是来回要几天时间,还请大人多等几日。”

周大人犹豫了一下,想了想,说:“也好,那我就等几日,苏东家可别让我失望。”说完,便带着衙役离开了。

送走周大人,苏半城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了。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周大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过几日还会再来。他必须尽快想办法,把那本旧账处理掉,或者找个安全的地方藏起来。

“老周,你去把那本旧账取来,咱们得找个安全的地方藏起来。”苏半城对老周说。老周点了点头,转身去了密室,很快就把旧账取了来。

苏半城拿着旧账,翻到那一页朱批,心里五味杂陈。他想起胡雪岩,那个红顶商人,当年也是靠着帮左宗棠办军需发家,可最后却因为官场斗争,落得个倾家荡产的下场。他不能重蹈胡雪岩的覆辙,汇通不能毁在他手里。

“老周,你说把账藏在晋祠怎么样?”苏半城突然想到,晋祠是晋商的圣地,每年都有很多晋商去祭拜,官府一般不会去那里搜查,而且晋祠的圣母殿匾额后面,有一个暗格,是当年他父亲为了藏重要东西特意修的,很少有人知道。

老周眼前一亮:“东家,这主意好!晋祠是圣地,官府不敢轻易去搜查,而且圣母殿的暗格也安全,肯定不会有人发现。”

苏半城点了点头,决定就这么办。他让老周去准备马车,自己则把旧账仔细包好,放进一个木盒里,然后带着老周,悄悄去了晋祠。

晋祠里很安静,只有几个香火客在祭拜。苏半城和老周走到圣母殿,趁着没人注意,爬上梯子,打开匾额后面的暗格,把木盒放了进去,然后又把暗格关好,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留下痕迹,才放心地离开。

回到钱庄,苏半城松了口气,觉得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一半。可他知道,这还没完,只要那本旧账还在,危险就一直存在。他必须想办法,彻底解决这件事,不能让它成为悬在汇通头上的一把利剑。

几日后,周大人果然又来了,问苏半城平遥的账目取来没有。苏半城装作很为难的样子,说平遥分号的老掌柜病了,账目一时半会儿取不来,还请周大人再宽限几日。周大人虽然不满,却也没有办法,只能答应再等几日。

苏半城知道,拖不了多久,他必须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他想起王文韶,那个军机处的王大人,要是能让王文韶知道,他手里有那本旧账,或许能让王文韶有所忌惮,不敢再派人来查账。

可怎么才能让王文韶知道呢?苏半城想了很久,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让人写了一封信,信里没有提旧账的事,只是说汇通钱庄近年来生意难做,希望王大人能多关照,然后在信里夹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同治十年八月廿三,两万两”。他相信,王文韶看到这张纸条,肯定会明白他的意思。

信送出去后,苏半城一直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消息。几天后,一个穿着便服的人来到钱庄,说是王大人派来的,给苏半城带了一句话:“苏东家是个聪明人,有些事,装糊涂比明白好。”

苏半城知道,王文韶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也知道他手里有旧账,暂时不会再派人来查账了。他松了口气,觉得这场风波终于暂时平息了。

可他心里清楚,这只是暂时的,只要那本旧账还在,危险就一直存在。他站在钱庄的楼上,看着太原城的街景,心里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沾官家的浑水,好好做自己的生意,守住苏家的基业。

雨又开始下了,淅淅沥沥,把太原城笼罩在一片雨雾里。苏半城摸了摸怀里的钥匙,那是晋祠圣母殿暗格的钥匙,他知道,那本旧账,会一直藏在那里,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秘密,也成为汇通钱庄永远的隐患。他只希望,这场雨能把所有的危险都冲刷掉,让汇通钱庄能安安稳稳地走下去,一代又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