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德走后,巡抚松了口气,对着苏半城等人笑道:“各位东家,今天这事,多亏了苏东家说得明白,不然本官还真不好收场。你们晋商是山西的支柱,以后有什么事,尽管跟本官说,只要是为了百姓好,本官一定支持。”
苏半城等人连忙起身道谢,又跟巡抚聊了几句家常,说了些票号会继续支持官府饷银汇兑的话,才告辞离开。
走出太原府衙时,太阳已经西斜,金色的阳光洒在青石板路上,把众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蝉鸣声弱了些,风里也带了点凉意。李掌柜拍了拍苏半城的肩膀,笑着说:“承宗,今天多亏了你,不然咱们还得被李德拿捏。你那汇票和分布图,真是选得好!”
乔致庸也点头:“是啊,你那句‘以后是以后,现在是现在’,说得太妙了。不过,李德肯定不会就这么算了,他回去后,说不定会找总行要更多的钱,在山西开分号,或者找朝廷的人施压。咱们还得防着他下次搞小动作。”
苏半城望着远处的城墙,城墙在夕阳下泛着土黄色的光,像一道坚实的屏障。他眉头轻轻皱着:“乔东家说得对,这只是开始。李德这次没占到便宜,下次说不定会用别的法子——要么在商路上给咱们使绊子,比如跟洋行说,不跟在晋商票号存银的商户做生意;要么就找户部的人,说咱们票号偷税漏税。咱们十二家票号,还得继续团结,分号之间多通消息,每个月都聚一次,商量应对的法子。”
他顿了顿,又看向众人:“还有,咱们得加快在县城开分号的速度,本来计划明年开的,现在得提前到今年冬天。李德不是说要开分号到县城吗?咱们得比他快一步,把根基扎得更稳。”
众人都点头称是,蔚泰厚的张东家说:“我回去就跟账房说,把今年的利润多拨点出来,开分号!”
“我也一样。”李掌柜拄着拐杖,语气坚定,“咱们晋商不能输,也输不起!”
各自上了骡车,苏半城坐上车,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卖糖葫芦的小贩扛着草靶走过,茶馆里飘出茶叶的香气,药铺的伙计正给客人抓药,这都是山西的烟火气,都是晋商要守护的东西。他又摸了摸袖袋里的汇票,指尖传来火漆印的硬实感,心里却踏实了不少。
骡车再次动了起来,车轱辘碾过青石板路,“吱呀”声里,苏半城闭上眼,开始盘算着回去后要做的事:给各分号发信,让他们留意汇丰的动向;跟乔东家商量,把十二家票号的现银拆借制度再完善些,万一李德搞出挤兑的名堂,也好有个应对;还要跟平遥的农户多走动,看看他们还有什么需求,把活期存银的服务做得更细。
夕阳把他的影子映在车帘上,长长的,像一道稳稳的柱子,撑着晋商票号的天。他知道,晋商和汇丰的较量,就像这太原府的暑气,还没到散去的时候。但他心里不慌——晋商走了几百年的商路,靠的就是“团结”和“实在”,靠的就是把百姓的需求放在心里,只要守住这两样,再大的风浪,也能扛过去。
骡车出了太原城,朝着平遥的方向驶去,车轮卷起的尘土,在夕阳下泛着金色的光,像一条通往未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