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集:活期初推,平遥起疑

“东家,这都晌午了,您还没吃饭呢!”账房先生老周端着一碗面条进来,见苏半城还在柜台前忙活,忍不住劝道,“您歇会儿,让伙计们盯着就行。”

苏半城接过面条,却没立刻吃,而是望着门外络绎不绝的人群,叹了口气:“老周,你看这些乡邻,手里都有银子,却没个放心的地方存。以前咱票号只做大宗汇兑,把这些小存户都推给了当铺,这不光是丢了生意,更是丢了人心啊。”

老周点点头,也感慨道:“谁说不是呢?以前当铺的利息高得吓人,三分利是常事,有的甚至要五分。去年城西的刘老汉,就因为在当铺存了十两银子,到期取的时候,连本带利要还十五两,最后没办法,只能把家里的几亩地卖了。要是早有活期存银,哪会有这种事?”

苏半城扒了几口面条,忽然问道:“太原分号那边,活期存银的规矩传下去了吗?还有张家口、西安的分号,得让他们尽快跟上,不能只在平遥做。”

小主,

“您放心,昨天就派人送信去了,”老周说,“不过……东家,我还是有点担心。咱们做活期存银,要备这么多现银,万一哪天大家都来取钱,银库不够兑怎么办?那可是挤兑啊,以前日升昌就出过一次挤兑,差点就垮了。”

苏半城放下筷子,走到墙上挂着的商路图前。图上用红线标着汇通票号在各地的分号,从山西到河北,从陕西到甘肃,密密麻麻的,像一张大网。他指着图上的太原分号,对老周说:“老周,你看,咱们的分号遍布十八省,这就是咱们的底气。要是平遥的银库不够了,能从太原调;太原不够,能从西安调;就算真有大麻烦,十二家晋商票号还能互相拆借。只要咱们信誉在,就不怕挤兑。”

老周还是有些犹豫:“可那些老票号,比如日升昌、蔚泰厚,他们会同意吗?咱们做活期存银,等于是抢了他们的生意啊。”

苏半城没说话,只是望着窗外。他知道,老周的担心不是多余的。晋商票号做了这么多年,一直都是靠着长途汇兑吃饭,各家都有各家的规矩,现在汇通突然推出活期存银,打破了行业的惯例,那些老票号的东家,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果然,到了傍晚,日升昌的李掌柜就找上门来了。

李掌柜今年六十多岁,头发已经花白,拄着一根紫檀木拐杖,走路慢悠悠的,可脸上的怒气却一点都不少。一进票号的门,他就把拐杖往地上一顿,“咚”的一声,吓得正在算账的伙计手一抖,毛笔都掉在了地上。

“苏承宗呢?让他出来!”李掌柜的嗓门不大,却带着一股威严,“我倒要问问他,这么做是什么意思!”

苏半城正在后院查看银库的账目,听说李掌柜来了,赶紧迎了出来。他知道李掌柜是晋商票号里的老前辈,辈分比他高,不敢怠慢,连忙拱手道:“李叔,您怎么来了?快请进,我给您泡杯好茶。”

“别给我来这套!”李掌柜一甩袖子,根本不领情,径直走到客厅的主位上坐下,拐杖戳着地,“承宗,你今天给我说实话,你搞这个‘活期存银’,是不是故意拆同行的台?”

苏半城给李掌柜倒了杯热茶,放在他面前的桌上,然后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轻声道:“李叔,我怎么会拆同行的台呢?我这么做,也是为了咱们晋商票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