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集:渡口边的新救生圈

渡:老艄公陈阿爷的船,是月牙渡唯一的摆渡船。船身是几十年的老松木,被河水泡得泛着深褐,船帮上刻着歪歪扭扭的“陈”字,是他爹当年亲手凿的。入夏那阵,镇上派人来,搬了三个橡皮救生圈搁在船头,红的黄的,像浮在水上的小太阳。

“阿爷,这玩意儿好,轻,还结实,万一有人落水,一套就成。”送救生圈的是镇里的后生小李,说着就拿起个红色的往自己身上套,“您看,多方便。”

陈阿爷蹲在船尾,正用砂纸磨着船桨上的毛刺,眼皮都没抬。他手里的砂纸是旧的,边缘卷了边,磨出的木屑簌簌落在脚边的青石板上。“方便是方便,”他慢悠悠开口,声音像船底蹭过鹅卵石,沙沙的,“就是只能套一个人。”

小李愣了愣,挠挠头:“那也比没有强啊,以前您不就靠那两个木筏子?那玩意儿沉得很,真出事了,搬都费劲。”

陈阿爷没接话,磨完最后一下,把船桨竖在船边。桨柄被手攥得发亮,上面有几道深深的指痕,是几十年的力道刻下的。他站起身,往船舱里走,掀开铺在角落里的粗布,露出两个用粗木绑成的木筏子。木头是柳木,表皮被河水浸得发乌,绑木筏的麻绳也褪了色,打了好几个结,却依旧紧实。

“这木筏子,是我爹传下来的。”陈阿爷用手摸着木头上的纹路,像是在摸老伙计的脸,“当年他在这儿摆渡,就靠这俩玩意儿救过三个人。有次发大水,船被浪掀得打转,是这木筏子载着一家老小漂到岸边的。”

小李撇撇嘴,没再说什么,只嘱咐了句“您记得用救生圈”,就踩着石阶下了船。陈阿爷看着他的背影,把橡皮救生圈往船头挪了挪,又把木筏子搬到船尾,挨着自己常坐的小板凳放着。

月牙渡的水,夏天最是琢磨不透。前晌还风平浪静,后晌就可能起风,浪头拍着船帮,能溅起半人高的水花。陈阿爷摆渡几十年,什么样的水况没见过?他总说,水是活的,得顺着它的性子来,不能硬犟。

这天午后,天阴得厉害,铅灰色的云压在头顶,像是要沉到河里去。陈阿爷刚把一船客人送到对岸,正准备歇口气,就听见河对岸有人喊:“阿爷!阿爷!快帮帮忙!”

他抬头一看,是对岸村里的王婶,正抱着个孩子,站在石阶上急得直跳脚。那孩子脸色发白,嘴唇发紫,闭着眼睛,像是晕过去了。“阿爷,孩子发烧烧得厉害,镇上的大夫在对岸,您快把我们渡过去!”王婶的声音带着哭腔,风一吹,断断续续的。

陈阿爷心里一紧,赶紧把船划过去。刚靠岸,王婶就抱着孩子往船上冲,脚步太急,差点摔在船板上。陈阿爷伸手扶了她一把,“别急,坐稳了,我快点划。”

船刚驶到河中间,风就刮得更猛了。原本平静的河面翻起了白浪,浪头砸在船身上,船身晃得厉害。陈阿爷紧紧握着船桨,胳膊上的青筋绷得像老树根。王婶抱着孩子,吓得脸色更白了,紧紧贴着船帮,“阿爷,这……这可怎么办啊?”

“别怕,有我呢。”陈阿爷的声音很稳,像是能定住摇晃的船。他奋力划着桨,想把船往对岸的方向带。可就在这时,一个大浪拍了过来,船身猛地一歪,王婶怀里的孩子“哇”地哭了一声,眼看就要从她怀里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