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集:商队里的新帐篷钉

“快拿绳子来!”海爷朝小周喊。小周这才反应过来,赶紧跑回帐篷里找绳子。他帮着海爷把松了的帐篷布系紧,又看着海爷蹲在地上,用手摸了摸铁钉子周围的土。土已经被风吹得松散了,铁钉子在里面晃了晃,随时可能被拔出来。

“瞧见没?”海爷指着铁钉子,“这铁钉子太硬,扎进地里的时候把土都震松了,风一吹,土就散了,钉子自然就松了。”他又指了指自己的木钉子,“木钉子软,刻了槽,扎进去的时候能顺着土的纹路走,土不会散,风再大也稳。”

小周看着那两根木钉子,突然想起白天海爷说的“给土地留余地”。他蹲下身,摸了摸木钉子周围的土,土还是紧实的,不像铁钉子周围那样松散。他又看了看木钉子上的小槽,突然明白过来——那槽不是给木头留的,是给土地留的,让土地能“呼吸”,也让木钉子能和土地贴得更紧。

第二天一早,风停了。伙计们忙着修补被风吹坏的帐篷,小周却蹲在海爷的帐篷旁边,看着那些木钉子。海爷走过来,递给她一根木钉子:“你试试,拔拔看。”

小周握住木钉子的钉帽,轻轻一拔,木钉子就出来了。他低头看了看木钉子,又看了看地上的洞——洞很小,而且很规整,不像铁钉子拔出来后那样,留下一个大坑。

“这木钉子拔了不留坑,”海爷说,“等我们走了,风一吹,这坑就会被土填上,明年春天,这儿还能长草。要是用铁钉子,留下的坑太大,风一吹,沙就会填进去,这片地就再也长不出草了。”

小周看着地上的小洞,心里突然一阵发热。他以前总觉得海爷守着老物件是固执,现在才明白,那不是固执,是对土地的敬畏。戈壁的土地本来就贫瘠,每一寸都得珍惜,老驼夫的木钉子,不仅是为了固定帐篷,更是为了给这片土地留一条生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接下来的路,小周不再总想着用铁钉子。遇到松软的土地,他会主动找海爷要木钉子;遇到硬邦邦的冻土,才会用铁钉子。他还学着海爷的样子,在木钉子上刻小槽,虽然刻得歪歪扭扭,可海爷见了,还是笑着点了点头。

商队走到草原的时候,遇到了一群牧民。牧民们看到商队的帐篷,都围过来看。当他们看到海爷的木钉子时,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你们用木钉子?”一个老牧民问,“现在很少有人用这个了,都用铁钉子。”

“木钉子好,”海爷说,“草原的地嫩,木钉子拔了不留坑,不耽误长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