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昕一听,更是无语。汉王刘璟年纪不过三十,比自己才大五岁,这“爹”从何谈起?分明是占自己便宜!

一直端坐主位,静静观察着这场闹剧的刘璟,看到陈昕的脸色由红转青,知道高昂这浑人越说越离谱,赶紧开口,语气温和而郑重:“君章(陈昕字),休要听你高叔父醉后胡言。你父子云(陈庆之字)公,乃世之楷模,孤一向敬重。你若心念故国,不愿为我大汉效力,孤绝不强求。待江南战事平定,你可随孤返回关中,去陇山祭扫子云兄长之墓,看看他长眠之地。是去是留,悉听尊便。”

刘璟这番话,既全了与陈庆之的情谊,又给予了陈昕充分的尊重和选择的空间,没有丝毫逼迫之意。

陈昕听着刘璟温和的话语,看着他那真诚的眼神,再想到父亲的确安葬在汉国境内,自己如今在江南已无立足之地,天下虽大,似乎也只有汉国可去。更何况,柳仲礼虽可恶,但“延续香火”的话,确实戳中了他的心事。他心中百感交集,最终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

也罢,事已至此,或许这就是天意吧。

陈昕整了整衣冠,绕过案几,走到大帐中央,面向刘璟,郑重地单膝跪地,抱拳垂首,沉声道:“罪臣陈昕,蒙大王不弃,愿效犬马之劳,为汉王效力!”

看到陈昕终于低头归顺,柳仲礼立刻抚掌而笑,摆出一副长辈欣慰的姿态,捋着胡须道:“善!孺子可教也!陈公在天之灵,亦可安息矣!”

陈昕听得柳仲礼这话,心中刚压下去的火气差点又冒上来,恨不得立刻跳起来给这老狗一拳!若不是他坑蒙拐骗,自己何至于陷入如此进退两难的境地!

刘璟将陈昕细微的表情变化看在眼里,心中明了,却也不点破。他亲自起身,快步走到陈昕面前,弯腰将他扶起,朗声笑道:“好!得陈贤侄相助,如得庆之兄长臂助!今日当浮一大白!来,诸位,共饮此杯,欢迎陈将军!”

帐内气氛再次热烈起来,觥筹交错之声更胜之前。陈昕的归汉,对于刘璟而言,不仅仅是得到了一员将领,更是圆了内心深处对那位传奇名将的一种追忆与情怀,可谓此次南征意外之喜,了却了他一桩心愿。

而陈昕自己,则在这复杂的心绪与喧嚣的宴饮中,开启了他人生未知的新篇章。

(《汉书·陈昕传》陈昕,字君章,梁名将陈庆之第五子也。昕性忠义耿直,骁勇善战,尤擅水阵,有庆之少日风概。梁季,从长沙侯柳仲礼镇宣城。高祖临宣城,昕随仲礼出谒,见高祖英姿,心折归附,遂入其麾下。高祖念与庆之旧好,命中山王刘亮择宗室女妻之,拜驸马都尉。昕既婚,仍勤习武艺,昼夜不辍。高祖再临江南,昕从赵国公韦孝宽,破灭陈水师,威震江表。汉初,封右骁卫将军。开皇三年,倭遣使辱汉,昕受诏随孝宽战于白江口,大破倭师,倭人震慑,昕以功封吴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