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以不变应万变,再度来袭

几人插科打诨的悠闲时光还未持续多久,今日城墙上当值的校尉便已连滚带爬地赶到帐内。

“明公,大势不好了……长孙陵联合陇右的羌人再发大军袭来,而且……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据哨骑探得,那帮畜生还将关中我大齐的百姓当做肉盾和……军粮……”

……

在郿国城垣之外,羌晋联军的各类攻坚器械已部署完毕,而长孙陵则正捧着一个被吃了一半的断肢伫立在井澜之上,与陈蒨隔空相峙。

“陈蒨,长安素为我晋室古都,关中亦是我晋朝之根本。今我奉天子之命,挥师北伐,意图光复两京,此乃顺应天意、合乎民心之举,乃天理所在。尔乃明智之士,自当明白人力难敌天意之理,今又何故在此阻我前行,做那螳臂挡车之事呢?”

陈蒨也不知道这打仗前要先说一通垃圾话来膈应人的意义在哪里,但秉承着你膈应我,那我就一定也要膈应回来的原则,他直接举起喇叭开始回击。

“放你老母亲的屁!你晋室现今龟缩于蜀地,皆因天命不于常,唯归于有德。你晋末代天子昏聩,不仅弑父杀兄上位,还将天下万民视做猪狗,肆意屠戮,致使晋氏失德,上苍不佑,群凶觊觎,分裂诸夏。幸赖我朝高祖于危难中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这才得以就万民于水火之中。齐代晋乃是以有道代无道,以有得代无德,顺天应时,承袭大位,公又何来此无君无父之诡辩?”

陈蒨说罢直接拔出腰间的佩剑指向长孙陵的位置,不给其再做辩驳的机会,直接呵道:

“汝无需再废此口舌,我朝有十万口横磨剑,贼若战,便早来!”

话不投机半句多。长孙陵视关内齐民为鱼肉,置于井澜与冲车之前,用以抵挡城上的箭矢与滚木礌石。而城头之上的齐兵目睹此景,亦显犹豫不决,战况由此愈发趋于劣势。

“他妈的,这晋军底线比他妈鲜卑人的还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