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叶云天调出另一份数据报告,“我对比了不同年龄段洞穴星居民的基因序列,发现这种突变在50岁以上的居民中更为普遍,而且突变基因的表达量,和他们的寿命呈现正相关——表达量越高的人,寿命相对更长,身体状况也更好。”
小主,
这个发现让艾拉十分激动:“您的意思是,这种基因突变,不仅能让我们适应低氧环境,还能影响寿命?”
“很有可能。”叶云天点点头,眼中闪烁着探究的光芒,“长期低氧会导致细胞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增加,这些都是加速衰老、缩短寿命的重要因素。而这种突变的氧气运输蛋白,不仅解决了氧气供应问题,可能还通过某种机制,调节了细胞的衰老进程。”
为了验证这个推测,叶云天采集了十位长寿洞穴星居民的血液样本——他们的年龄都在65岁以上,是洞穴星目前为数不多的长寿者。通过基因测序,他发现这十位居民的氧气运输蛋白基因,都存在相同的突变位点,而且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平均水平。
“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叶云天对艾拉说,“将这种突变基因导入实验动物体内,然后将它们置于低氧环境中,观察它们的生存状态、衰老速度和寿命变化。如果推测成立,这可能会为低氧适应和寿命调节的研究,提供全新的方向。”
艾拉立刻表示支持:“我们的实验室可以提供帮助!洞穴星因为长期低氧,一直在研究相关的生理适应机制,但技术有限,没能发现这个关键的基因位点。如果您的研究能有突破,不仅对我们,对所有面临低氧环境的文明来说,都是巨大的贡献。”
叶云天采集了足够的基因样本,存储在特制的低温容器中。他看着医疗中心里逐渐恢复活力的居民,心中感慨万千——救援不仅仅是解决眼前的危机,更可能在不经意间,发现宇宙中隐藏的生命奥秘。
就在这时,培育舱传来了好消息:共生藻的生长速度超出预期,培育舱内的氧气浓度已经达到17.8%,部分居住区的氧气浓度已经恢复到18%,居民们的头晕、乏力等症状基本消失,医疗舱里的病人也在陆续康复。
阿肯兴冲冲地跑到医疗中心,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叶博士,培育舱的藻类已经开始大量产氧了!长老们说,这是十年来,洞穴星的空气第一次这么清新。孩子们刚才在外面跑了半个多小时,都没有喘粗气!”
叶云天跟着阿肯来到居住区的公共广场,这里聚集了很多居民,孩子们在广场上追逐打闹,笑声清脆;大人们围坐在一起,谈论着未来的生活,脸上满是憧憬。广场上方的通风口,正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来自培育舱的新鲜空气,带着淡淡的藻香。
一位头发花白的长老走到叶云天面前,深深鞠了一躬:“感谢你们的救援,是你们给了洞穴星第二次生命。”
叶云天连忙扶起长老:“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而且,你们的文明也给了我们宝贵的礼物——那种突变的氧气运输蛋白基因,可能会帮助更多文明应对低氧挑战。”
长老笑了笑,指着广场上的孩子们:“生命总是在适应中进化。我们被困在地下洞穴里,以为是绝境,却没想到,绝境也能孕育出独特的生存智慧。”
叶云天抬头望向洞穴顶部——那里原本是坚硬的岩石,此刻被冷光照明板映照得如同星空。共生藻在培育舱里蓬勃生长,氧气顺着通风管道流淌到洞穴的每一个角落,滋养着这里的生命。而他手中的基因样本,就像一颗种子,承载着低氧适应与寿命调节的秘密,等待着被揭开。
救援舰的通讯器响起,是来自总部的消息:“救援小队,λ-2宇宙的任务评估通过,是否准备前往下一个救援目标?”
叶云天看了一眼下方充满生机的洞穴星,又看了看手中的基因样本,轻声说道:“稍作休整,我们尽快出发。”
他知道,宇宙中还有无数文明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而每一次救援,都可能伴随着新的发现。洞穴星的氧气共生故事,只是漫长救援旅程中的一个篇章,更多的奥秘,还在宇宙的深处等待着他们去探索。
培育舱里,共生藻在清洁的水中轻轻摇曳,释放出源源不断的氧气。洞穴星的居民们,终于重新呼吸到了充足的空气,他们的寿命不再因缺氧而缩短,孩子们的未来也充满了希望。而那一段突变的基因序列,将成为连接洞穴星与其他文明的纽带,在宇宙中书写出更多关于生命与适应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