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罗建——(人物9)

小主,

罗建接过伪装环,戴在手腕上——冰凉的金属环瞬间亮起绿光,屏幕上显示“身份模拟:2145年建筑研究员”。他深吸一口气,手指按下“启动”键。引擎发出低沉的嗡鸣,时空晶核亮起淡橙色的光,他感觉身体像是被卷入了建筑数据的漩涡——眼前的矿洞开始扭曲,变成无数闪烁的建筑图纸和三维模型,等他再睁开眼时,已经身处一个充满科技感的白色空间。

这是2145年火球区未来城市规划馆的核心技术库。整个空间被巨大的全息投影覆盖,展示着未来城市的全貌:“抗震合金地基”能抵御9级地震,“智能玻璃外墙”能自动调节透光率和温度,“空中花园系统”能净化空气,甚至连建筑内部的管道,都是能自动检测故障的“智能管线”。四周的玻璃柜里,存放着各种“未来建材样本”——银色的抗震合金、透明的智能玻璃、能自我修复的水泥,旁边的屏幕上标注着详细的配方和生产工艺。

罗建按照罗默的嘱咐,戴上仿生手套,走到“未来建筑规划总图”的投影前。手套接触屏幕的瞬间,数据开始自动复制——总图上标注着火球区、水球区、月球区未来30年的建筑布局:哪里要建住宅区,哪里要建商业区,哪里要修星际港口,甚至连每栋楼的高度、户型、建材用量都标得一清二楚。他又走到“抗震建材配方”的屏幕前,复制了“抗震合金”“智能玻璃”“自修复水泥”的全部生产数据——这些配方,是未来建筑的核心。

“警告!检测到未授权数据复制!”突然,技术库的警报声响起,红色的灯光开始闪烁,“AI守卫将于2分钟内到达!”

罗建心里一紧,赶紧收回手套,转身就往飞车的方向跑。他能听到身后传来“嗡嗡”的机械声——那是AI守卫的飞行声,透过玻璃门,他看到两台银色的守卫机器人,正朝着他的方向移动,手臂上的激光发射器已经亮起红光。

他跳进飞车,手忙脚乱地输入“2130.10.12·火球区建筑省·废弃仓库”的坐标,引擎瞬间轰鸣起来。时空扭曲的感觉再次袭来,他回头看了一眼,AI守卫的激光擦着飞车的尾翼飞过,规划馆的白色墙壁在视线里变成了模糊的光斑。

等飞车落地时,天已经亮了。罗建瘫在驾驶座上,浑身是汗,手里的加密硬盘还在发烫——里面装着的,是能颠覆整个建筑行业的技术和规划图。

三、建城集团的崛起:钢筋与垄断的游戏

回到2130年,罗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辞掉工地的工作。他用手里仅剩的8000星元,在火球区的郊区租了一块地,又按照“抗震建材配方”,联系了罗修的重工工厂——罗修听说他要做“未来建筑”,很爽快地答应帮他生产抗震合金和智能玻璃,还给他打了成本价;罗阳的阳能集团也给了他优惠,承诺为他的建筑工地提供“低价新能源”。

三个月后,罗建的第一栋“未来建筑”——“建城·星火家园”开工了。这栋楼用的是抗震合金地基,能抵御8级地震;外墙是智能玻璃,白天能透光,晚上能发光,还能自动调节温度;内部装了智能管线,不用凿墙就能检测故障。最关键的是,盖这栋楼只用了15天——传统工地盖一栋楼需要半年,而他用“智能拼接技术”,每天能盖一层,成本还比传统建筑低30%。

“建城·星火家园”刚开盘,就被一抢而空。买房子的人大多是火球区的中产和商人——他们早就受够了传统房子的“毛病”:地震时怕塌,夏天热得睡不着,管道坏了要凿墙维修。而罗建的房子,完美解决了这些问题,价格还比预期低,自然成了香饽饽。

第一栋楼的成功,让罗建看到了希望。他成立了“建城集团”,开始在火球区的其他城市拿地盖房。他按照“未来城市规划总图”,提前在“未来商业区”“未来学区”附近拿地——比如他知道2135年火球区会在城东建“星际贸易港”,就提前在城东盖了“建城·贸易新城”,等贸易港开工后,房价直接翻了三倍,买了房的人都赚了钱,“建城集团”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2132年,罗建把“建城集团”的业务扩展到了水球区和月球区。水球区多雨,他就给房子装了“防雨智能玻璃”,能自动过滤雨水,还能收集雨水当生活用水;月球区重力低,他就用“轻量化抗震建材”,让房子更稳固,还能在屋顶建私人停机坪。他的房子在这两个区也大受欢迎,很快就占领了当地30%的地产市场。

为了彻底垄断,罗建开始“清理”竞争对手。他用低价策略挤垮了传统建筑公司——传统公司盖一栋楼的成本是100万星元,他只要70万,还比传统公司盖得快、盖得好;对于那些也想做“未来建筑”的公司,他就买断“未来建材”的供应——罗修的重工只给他供应抗震合金,罗阳的能源只给他优惠,其他公司要么买不到建材,要么成本太高,只能倒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