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罗建——(人物9)

一、工地上的风沙:钢筋与饭票

2130年的火球区建筑省,常年刮着裹挟沙砾的热风。罗建站在“星火工地”的脚手架上,手里攥着锈迹斑斑的钢筋,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在满是灰尘的脖子上冲出两道白痕。他今年三十岁,在工地干了十二年,每天从凌晨五点干到傍晚五点,12小时的高强度劳作,换来的工资只有1500星元——刚够支付一家三口在城中村的房租,再买点最便宜的合成米和营养液,连给孩子买个玩具的钱都挤不出来。

“罗建!把那捆铁丝递过来!”工头老王的吼声从楼下传来,带着不耐烦。罗建应了一声,单手抓着脚手架,另一只手去够旁边的铁丝捆——风突然变大,他脚下的踏板晃了晃,整个人差点摔下去,手里的铁丝撒了一地。

“你找死啊!”老王跑上来,对着他的后背踹了一脚,“这工地要是再停工,你连饭都吃不上了,还敢偷懒!”

罗建没敢反驳,蹲下来捡铁丝,手指被尖锐的铁丝划破,血珠滴在滚烫的水泥地上,瞬间就干了。他知道老王没说错——最近半年,火球区的传统工地接二连三停工,原因是“未来建筑技术”的冲击:那些从2140年偷运过来的“智能建材”,能自己拼接成型,一天就能盖起一层楼;还有“抗震合金”,比传统钢筋结实十倍,却比钢筋还轻,用这种材料盖房,成本低、速度快,没人再愿意用传统工地的“笨办法”。

星火工地也快撑不住了。上周,开发商来了一趟,说要引进“2140年智能建筑系统”,下个月就停工,所有工人都要被遣散。罗建拿着那张皱巴巴的“遣散通知”,晚上躺在城中村的出租屋里,翻来覆去睡不着。妻子抱着发烧的孩子,轻声说:“要是没了工作,咱们就回乡下吧,至少还有块地能种点粮。”

“回乡下?乡下的地早就被罗田生的粮业收了,回去只能当佃农,”罗建揉了揉通红的眼睛,“再说,孩子的病需要钱,乡下连个好医院都没有。”

那天傍晚,罗建去工地附近的维修铺修工具,路过“建筑区环保监测站”时,看到一台银灰色的环保飞车停在那里。车身上印着“时间管理局·建筑溯源”的字样,一个穿蓝色工装的年轻人正蹲在引擎旁,手里的扳手转得飞快,指甲缝里嵌着机油,胸前的工牌上写着“罗默”。

“你这飞车是时空引擎出问题了吧?我在工地见过这种引擎,”罗建走过去,他常年跟机械打交道,对这些东西有点了解。罗默抬起头,擦了擦额角的汗:“嗯,小故障,很快就好。你是工地的工人?看你手上的茧子,干了不少年吧。”

罗建叹了口气,把自己的难处说了——工地要停工,要被遣散,孩子生病需要钱,回乡下也没活路。罗默听着,手里的活没停,等他说完,才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型全息投影仪,按下开关:屏幕上跳出一张巨大的“2145年火球区未来城市规划图”——高楼大厦之间穿插着绿色的空中花园,建筑外墙是能自动调节温度的“智能玻璃”,地基用的是“抗震合金”,甚至还有能起降飞车的私人停机坪。

“传统工地被淘汰,是因为技术落后,”罗默的声音压得很低,手指在规划图上划过,“你看这些未来建筑,用的是‘抗震建材’‘智能拼接技术’,盖房又快又好。我能带你去2145年的城市规划馆,把这些技术和规划图带回来——到时候,你不是给别人打工,而是自己盖房当老板。”

罗建盯着屏幕上的规划图,心脏跳得飞快:“穿越到未来偷技术?这……这要是被抓了怎么办?”

“被抓总比饿死强,”罗默关掉投影仪,把一个存着坐标的芯片塞给他,“我在月球区废弃矿洞藏了台飞车,能避开时间管理局的监控。你要是敢,明天凌晨就去那找我——记住,在这个时代,要么被技术淘汰,要么用技术改变命运。”

那天晚上,罗建看着孩子熟睡的脸,手里攥着那个芯片。他想起工地上的风沙,想起妻子的眼泪,想起孩子发烧时通红的脸颊——最后,他把芯片塞进了口袋,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为了家人,就算是赌,也要试一次。

二、2145年的建筑密码:规划馆里的“窃图者”

凌晨三点,罗建按照地址找到了月球区的废弃矿洞。矿洞里弥漫着铁锈和灰尘的味道,一盏应急灯悬在岩壁上,昏黄的光落在罗默和那台黑色飞车身上——飞车的外壳贴着隐形膜,在光线下几乎看不见,引擎旁的屏幕上,跳动着“2145.09.20·火球区未来城市规划馆·核心技术库”的坐标。

“这台飞车的雷达屏蔽系统已经升级,能避开规划馆的智能防御网,”罗默帮他系好安全带,递过来一个加密硬盘和一副“仿生手套”,“进去后,直接去B2层的技术库,找到‘未来建筑规划总图’和‘抗震建材配方’,用手套接触屏幕就能复制数据。注意,规划馆的AI守卫会扫描‘非未来生物特征’,你得戴着这个‘身份伪装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