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初见雏形

初见雏形

秋分那日的晨光斜斜切进工地,顾承川的白大褂肩头落满水泥碎屑,他仰头望着初具轮廓的建筑主体,喉结剧烈滚动。三个月前这里还是片泥泞的深坑,此刻,智能玻璃幕墙已拼接出流畅的弧线,垂直花园的钢架上爬满待栽种的藤蔓,像无数双向上伸展的手。

"顾大夫!快看!" 张大妈的声音从临时通道传来。老人拄着拐杖,身后跟着二十几位患者家属,轮椅碾过新铺的防滑地胶,发出细碎的声响。他们簇拥着顾承川走向冥想室,李小南快步上前推开磨砂玻璃门,晨光顿时漫过墙面的吸音羊毛毡,在地面投下温柔的光晕。

"这是...... 星空顶?" 小赵的声音发颤。这位曾被焦虑症折磨的程序员,此刻正仰望着头顶会呼吸的 LED 灯阵。顾承川按下遥控器,蓝色光点渐次亮起,模拟的银河在穹顶流淌,与窗外的真实天空遥相呼应。李小南指着墙角的白噪音发生器:"能播放海浪、山风,还有......" 他突然哽咽,"青岩村的溪流声。"

家属休憩花园里,阿依古丽正带着工人调试自动灌溉系统。她的马靴依然沾着边疆的沙土,却灵巧地攀上花架,将最后一盆薄荷固定到位。"顾大夫," 她转身时眼睛发亮,"等这些迷迭香开花,整个园子都是安神的香气。" 远处,小王蹲在无障碍步道旁,反复测量扶手的倾斜角度,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二十三位老年患者的身高数据。

施工队长抹着汗跑来,工装裤膝盖处磨得发亮:"顾院士,智能玻璃的温控系统调试好了!" 他指向墙面,原本透明的玻璃在阳光下渐渐转为浅灰,"这样患者既晒得到太阳,又不会被强光刺眼睛。" 顾承川伸手触碰玻璃表面,触感温润如肌肤,恍惚间想起李建国说过:"好的医疗空间,要像母亲的怀抱。"

参观的人群渐渐散开,顾承川独自走进还未完工的康复大厅。水泥地面上散落着设计图纸,他弯腰捡起张被风吹落的便签,上面是李小南的字迹:"此处应设患者作品展示墙"。墙角堆着青岩村寄来的陶罐,虎娃稚嫩的笔迹写着:"装星星用"。他突然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回头看见一群小患者挤在门口,手里攥着彩纸折的太阳花。

"顾爷爷,我们能把花种在这里吗?" 扎羊角辫的女孩仰着脸,鼻尖沾着颜料。顾承川蹲下身,白大褂扫过地面的灰尘:"当然可以。" 他接过花束,指了指头顶预留的种植槽,"等你们的花长大了,整个大厅都会闻到春天的味道。" 孩子们欢呼着跑开,笑声在空旷的空间里回荡,惊起窗外几只白鸽。

黄昏时分,李小南抱着检测报告找到顾承川。年轻人的衬衫领口磨出毛边,眼下挂着浓重的黑眼圈:"所有设备都通过压力测试了," 他突然压低声音,"就是...... 预算超支了 12%。" 顾承川没说话,从口袋里摸出个铁皮盒,里面整整齐齐码着患者们的捐款 —— 有皱巴巴的零钱,有未拆封的红包,还有张字条写着:"给能看见星星的病房"。

"去把青岩村的孩子们接来吧。" 顾承川望向远处的夕阳,余晖给建筑镀上金边,"让他们第一个在花园里种下希望。" 李小南愣住的瞬间,老人已经转身走向工地,白大褂在晚风中猎猎作响,像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夜幕降临,工地的探照灯次第亮起。顾承川站在休憩花园的中央,看着小王调试景观灯,阿依古丽给新栽的灌木浇水,李小南还在和程序员们核对智能系统代码。年轻人们的身影在光影中交错,恍若七年前青岩村那个漏风的卫生室,一群人举着手电筒,照亮第一辆冷链车进村的路。

"顾主任,星空顶的亮度还需要调整吗?" 小赵的声音从冥想室传来。顾承川走进去,看见年轻人正坐在康复椅上,脸上带着久违的平静。他伸手关掉顶灯,穹顶的 "银河" 瞬间璀璨,映照着墙上那句手写的标语 —— 那是老周用毛笔写的:"心跳有归处,生命自从容"。

窗外,城市的霓虹渐次亮起,而这座未完工的建筑里,已经生长出比灯光更温暖的光芒。顾承川摸着口袋里李建国的怀表,金属表壳还带着体温。他知道,当第一缕阳光真正照进冥想室,当第一个患者在花园里露出笑容,这场与冰冷建筑的博弈,他们终将用最炽热的人心,赢得胜利。

初见雏形